中的中堅地位;建立金融預警機制,儘早評估風險預防危機;制定一套行為準則,避免金融業為追求高回報忽視高風險,審查高管薪酬;嚴格監督信用評級機構等。公報還提出,峰會應制定一份工作構想,以確保有關各方在未來100天內就落實方案提出具體且有操作性的建議。在金融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上,美國依然堅持市場原則,而歐盟主張對市場實行干預;在匯率政策上,歐盟建議美元、歐元設參考匯率,美國則強調由市場來決定。這些都顯示了歐盟在指導思路與美國主導權的爭奪。
第三,日本借援助之機為自己“拓展”空間。2008年11月13日,日本媒體稱,日本有望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多達10萬億日元(約10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援助。維持美元中心體制正是日本努力的目標。此外,麻生也希望透過在外交上的得分,為執政的自民黨贏得優勢,從而創造解散眾議院舉行大選的好時機。在籌備金融峰會、支援美元救市的積極姿態上,日本希望利用提供資金援助的機會,展示日本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拓展日本政治影響力。
第四,新興經濟體力爭更多的“話語權”。2008年11月7日,“金磚四國”在巴西舉行的G20財政部長會議上,呼籲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使之能夠正確反映世界經濟的新變化。會議期間,與會各國同意改革IMF和世界銀行等多個國際機構,為增加發展中國家在這些機構中的投票權開啟了缺口。四國財長一致認為,當前金融動盪和危機暴露出一些發達國家在金融領域監督和管理等方面的弱點;同時,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這也是一種對國際社會負責任的表現。由於新興經濟體缺少類似歐元這樣一種能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與美元抗衡的武器,這使得他們在國際金融合作方面不能擰成一個拳頭,產生的影響力較弱。但隨著新興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的增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事務處理中發揮更大影響將是大勢所趨。。 最好的txt下載網
四、逐步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作用(5)
4。“碳金融”:國際金融新課題
“碳金融”是近10年來國際金融領域出現的一項重要金融創新,是指與碳有關係的一切金融活動,是環保專案投融資的代名詞,也可泛指所有服務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金融活動,包括直接投融資、碳指標交易和銀行貸款等。碳物質主要是與清潔發展機制(CDM)中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環境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可以在CDM中進行買賣交易、投資或投機,所籌集的資金可用來投資於減少CO2等排放氣體的環境保護專案。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透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為38個工業化國家規定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限排義務,即這38個工業化國家在2008~2012年的承諾期內,排放的CO2等6種溫室氣體的數量,要比1990年減少5�2%,而發展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由此產生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該機制允許發達國家企業透過協助發展中國家減排溫室氣體,換取“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以抵減本國的溫室氣體減排義務。
無疑,CDM是一種雙贏的機制。對發達國家而言,可以透過CDM以遠低於其國內所需的成本實現《京都議定書》規定的減排指標,節約了大量資金;而對於發展中國家,透過CDM專案可以獲得實現節能減排的資金援助和先進技術,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根據測算,近幾年發達國家將有約500億美元的投資透過CDM渠道資助發展中國家。截至2008年6月,我國已有224個獲得註冊的CDM專案,共核發“經核證的減排量”(CERs)額度億多噸,市值超過11億美元。我國“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透過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努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必將有大批專案可被開發為CDM專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CO2減排量已佔到全球市場的1/3左右,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佔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
2008年9月25日,全國第一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天津濱海新區掛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