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農村插隊,恢復高考後上了大學,從此去老街比較少,同周易基本上沒什麼聯絡。只是偶爾聽老街傳來的訊息說,周易已經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石匠,只是這些年老街方面的石橋已經被毀剩不多了,仰仗養家餬口基本已是奢望。
虧得周易雖然只念小學四年級,但仍然屬於自學成材型別的。腦筋拐彎極快,早就順利實現業務轉型。現在主要琢磨墓碑,據說還參加過全國競賽,弄了的石刻大師的名號,在業內具有相當人氣。
周易的產品有兩個特點,手工和高檔。
先說手工。周易不僅所有產品都是自己親力親為,不要說徒弟,就是助手亦免。
這既是侷限,又是優勢。說白了,也就是的物以稀為貴的尋常道理。想,既然是屬於限量供應的大師級特供產品,質量就顯得特別保障,還不趨之若鶩,一時,業務繁忙異常。以至於很多上海市區有頭有臉者,想替自己謀一塊都相當不容易。排隊,都要順到十年以後了。有辦法的人還透過鎮上那些領導批條子,才好不容易挪前幾年,但據說條子加上價碼不菲的排隊費,最多也才提前個三、四年至多了,就讓那些性急要去見*包括上帝者相當地耐不住信心。
周易業務雖然繁忙,商業道德良好。凡是按照排隊秩序的,都在八小時內馬不停蹄地作業。插隊者,他並不佔用八小時正常工作時間,透過加班加點的趕工形式,完全不因為插隊者費用高些,將正常排隊的撂在一邊。
這就相當不易,為此,也贏得了良好市場口碑。
要說高檔。不僅周易那手藝是一絕,而且他選材特別講究,全面賀蘭山某處連專家也說不上名的高檔石材。那材料可以高階的什麼程度,就是你刻了字它呈微紅顏色,擱在一邊,並非就是一個告別人間的意思。一旦產品主人確實或者進天堂或者下了地獄,那碑的下截只要一觸及泥土,上面入土者的尊姓大名馬上顯現出黑色,還冷峻莊嚴,活人一看立馬悲從中來,惦記的全是辭世者往日那些優秀事蹟。
還是非常地意外,就在校慶百年緊鑼密鼓籌備的那些日子裡,我居然在校園裡遇上了周易。
是他首先發現的我。王教授。一聲吆喝,嚇我一跳,扭頭一看是周易,我驚喜異常,問怎麼有空上學校了,是不是上門服務,替哪位學校領導或者知識權威弄個雕刻產品。
什麼啊,你完全並非與時俱進的舊式眼光,那玩意我早轉讓了。現在專搞大型藝術雕刻,已經成功實現從設計,打樣到現場製作,終身維護一條龍式的完整產業鏈條,他順手遞我一個名片,上海周易雕刻大師工作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都股份上了,我不無驚訝,公司名字相當氣派,唯一缺點是,有人氣脈短點,一口氣未必能順著念下來。
這不,貴校百年大慶,校園廣場上計劃矗立個大型雕塑,我把業務承攬下了。也不是掙錢,主要是為你身處的名牌大學校園留點念想,順便弘揚尊師重教的軟實力
。私底下,周易透露,就是他這並不太算掙錢的專案,報價一千萬,估計利潤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這相比他其他專案通常百分之七八十的盈利水平,已經是相當剋制了。畢竟,這專案有創意其間還捎帶知識權益等等的,這些他都忽略不計了。
我苦笑說,還是你父親有遠見,讓你放下書包傳承祖業。就你這一個並不太盈利的專案,我包括子子孫孫可以要朝九晚五工作好幾輩。
你這是那裡話,社會分工不同而已。哈哈。看得出,雖然周易嘴上謙虛,心裡,對我那話一點也不反感。 。。
第五章 校長出身炊事員 人生百味、眾口難調 (8)
1969年,小學尚未能順利畢業的我等突然被通知說,已經順利升入中學,不日返校參加“復課鬧革命”。
其實,“復課”大體上也只是號稱。除了語文、政治教本,數理化的命已經被革得相當徹底,取而代之的是工基(工業基礎知識)和農基(農業基礎知識)等,說是可以為不久將來直接投身轟轟烈烈的三大革命實踐運動做知識預備。
至於“鬧革命”,也侷限於抄寫報紙文章在教室裡貼大字報,沒能弄出其他額外的動靜。
當時,班上的同學大約都在十四、五歲,書雖然讀得不多,大體上初具獨立思考能力。看到這學校也不像是專心教書育人的架勢,尤其是六九屆中學生畢業分配方案出爐後,主要被安排在一南一北兩個大方向。南面是雲南生產建設兵團,北邊是黑龍江農墾。一改前面老三屆本地農村和海邊國營農場的格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