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4)

小說:公子 作者:沸點123

說得沈絮面紅耳赤,半是因為確實覺得難為了臨清每日做些女人家的活,半是因為王嬸一口一個媳婦,實在沒法不燒得滿面通紅。

臨清也是羞得抬不起頭來,張了幾下嘴都沒能說出話來。

“走走走,”王嬸過去拉沈絮,“再不走一會兒趕不上了。”

拗不過王嬸的熱情,兩人揣了點銀子,便跟著王家幾口人一道往鎮上去了。

王屠夫不愛說話,一路都沉默地抱著孩子,手裡還牽著一個,走在前頭領路。

王嬸就在後頭給小兩口上課。

“你說說你,好歹也是大地方搬來的,怎麼比我家那口子還不懂風趣呢?要不是我拉你,你是不是真打算跟你娘子窩在家過節了?我跟你說,既然把人娶回來了,就好好待著,不能丟一邊就不管了,你看你王大哥,雖然不怎麼說話,但心裡還是疼我的,賣了肉回來,碰上田邊開了花,還知道摘一朵回來給我。你說你,呆頭呆腦的,怎麼就不知道對媳婦好點呢……”

沈絮低著頭挨訓,姿態無比恭敬,內心卻無比憋屈。

他一個曾經“策馬揚州過,滿樓紅袖招”的翩翩兒郎居然淪落到被個鄉野村婦教訓的地步,這是何等的屈辱!

臨清走在旁邊,咬著嘴唇始終不敢抬起頭來,臉上透著緋紅,心裡卻湧著甜蜜。

好不容易捱到鎮裡,沈絮的耳朵都要炸了,趁王嬸分神挑頭繩,拉著臨清一溜煙跑了。

一口氣掏出老遠,沈絮才停下,拍著胸口道:“呼,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什麼近則不敬遠則怨,我看孔夫子一定是在騙人,明明是女人的嘴一刻不停,如那廟裡的和尚唸經,真真要將人的腦子都念瘋。”

臨清不知作何表情,“現在怎麼辦?”

沈絮道:“既然來了,便逛逛好了。”語氣半分無奈半分淡然。

上元佳節,小鎮張燈結綵,街上行人摩肩擦踵,匯成熙熙攘攘的人流。街邊盡是小攤,有買吃食的,也有買新奇玩意兒的,耳墜、簪子、配飾,琳琅滿目掛成一線,寒風一吹,叮噹作響。

沈絮目不斜視,跟著人群緩緩而行。臨清走在他左側稍後的地方,目光被攤位上的東西吸引住,一路走一路看,間或跟沈絮拉出一段距離,又匆匆跟上去,像極了跟著相公出來賞節的小媳婦。

有人吆喝著:“同心結,鎖同心,這位公子給你家小娘子帶一個吧。”

沈絮笑笑,不置可否,徑直走過。

臨清看了一眼那徑直的繩結,抿了抿嘴唇,又匆忙跟上沈絮的步伐。

人群漸漸匯聚燈樓之下,一丈餘高的燈樓由一根支柱與八條燈繩達成,燈繩上掛滿了花燈,姿態各異,金光璀璨,最頂上的那一頂更是精雕細刻花樣繁複,熠熠生輝。

燈樓底下,舞獅的,耍龍的,踩高蹺的,歌舞昇平,喝彩陣陣。繞著燈樓的是三圈花燈,每圈之間相距八尺,供遊人行走其間,賞燈猜謎。

沈絮抬步,欣然步入人群之中,回首看一眼臨清,示意他跟上來。

兩人並肩行於花燈之中,舉目可見各色花燈,燈下皆垂有一張小紙條,上書燈謎,遊人若能猜中謎底,便可取下花燈往燈樓下設的案臺處向里長報出答案,猜對了不但可以得到花燈,還能根據謎面難度獲得相應的彩頭。

沈絮望去,那些謎語並不難猜,一如左側的“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層浪,入竹萬竿斜”,又如右側的“一片兩片三四片,飛入林間全不見”,謎底顯而易見。奈何這偏遠小鎮少有讀書人,個個都對著燈謎撓頭搔耳,好不苦惱。

臨清盯著那張謎面只有三個字的燈謎看了一會兒,追上沈絮,小聲問:“方才那張,猜的是什麼?”

沈絮笑笑,“你猜不出?”

臨清赧然,愈發小聲,“猜出來還問你作甚。”

“《三國志》讀過不曾?”

“只聽說書先生說過一些。”

沈絮停下腳步,認真與他分析:“你看,‘走麥城’三字,諭指關公敗走麥城,為孫權所擒,最終斬於臨沮。關羽被卒,那‘羽’字與那‘卒’字合起來,謎底就不出來了?”

臨清細細一想,恍然大悟道:“可是‘翠’字?”

沈絮笑而不語。

臨清眼裡閃著興奮的神采,道:“既猜出來了,便摘了花燈換彩頭吧。”

沈絮興趣缺缺,料想這窮鄉僻壤,再好的彩頭也不過如此。笑了笑,抬步又往前去了。

臨清跟了幾步,咬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