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3 / 4)

小說:張居正 作者:緣圓

“先生走之前,內閣公務要妥為安排:”

言及內閣,張居正心裡頗犯躊躇。按朝廷規矩,內閣不可一日無首輔,他回家這三個月,例應請出一個人來臨時擔任首輔一職,他因此把在野在朝的閣臣都仔細剖析一遍。隆慶朝中的閣臣,尚有三人在世。他們是徐階、高拱、殷士瞻。如果要挑選臨時首輔,首先要從這三個人中物色。張居正反覆權衡,覺得這三個人都不合適。徐、高二位都任過首輔,高拱與他是政敵,一旦坐上這位子,豈有再讓出的道理?徐階是他前輩,復登宰揆之位,他三個月後回京,又怎麼好意思讓他歸山?至於殷士瞻,此公亢急任性,中官裡頭有不少人喜歡他,一旦獲薦來京,無異於引狼入室:至於現任閣臣呂調陽、張四維二人,雖惟他馬首是瞻,但誰又能保證他們久後不生二心?思來想去,張居正不肯臨時讓出首輔之位,而且還想在走之前再增加兩位閣臣,以對呂調陽、張四維兩位老閣臣形成牽制。但能否達到這一目的,還得看皇上的態度,眼下皇上主動談到內閣,張居正也就順風順水引上話題:

“按規矩,臣乞假三月,應尋一德高望重的資歷大臣臨時替代臣之空缺。”

“這個就不必了,”小皇上似乎想都沒想,就立馬懇切回道,“如今天下士林中,還有誰可比先生?”

“皇上過獎,臣不敢當。”

“朕並非溢美,這是實際情形:朕現在是一天都不想你離開,但葬父事大,朕不能攔你,你離開內閣這段時間,大致公務,佈置妥當就是。”

“臣謹遵聖命。”張居正覺得時間已到,趁機言道,“內閣事務繁雜,臣一旦離開,恐呂調陽、張四維二人忙不擇事,難以及時處置,造成延誤。”

“先生的意思是?”

“臣請求皇上,能否增加閣臣?”

“這有何難,既然先生認為必需,增加就是,閣臣新增人選,還望先生提出。”

此次會見之後不幾天,大約三月初,張居正趁熱打鐵正式向皇上提出增補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馬自強,吏部左侍郎、東閣大學士申時行二人為閣臣,皇上很快批准,批諭是“隨元輔張先生人閣辦事。”馬自強在“奪情事件”中,對張居正頗有微詞,這次卻得到張居正的推薦人閣,他自己也感到意外,感情上頓時對張居正親近了幾分。申時行本是張居正執掌翰林院時的門生,為人溫文爾雅謙虛沖和,所以一直得到張居正的信任和提攜,此次人閣也在情理之中。

經過這一次人事安排,張居正解決了宰位不受覬覦的後顧之憂,也就放心大膽地回家葬父了。三月十一日動身那天,皇上命百官到郊外真空寺班送,並詔遣司禮監太監張宏代表他舉行郊宴餞行,兩宮太后也都派隨堂太監前來賞賜金幣賻儀。皇上還親自授意,安排錦衣衛管轄的禁兵千餘名隨張居正南行,沿途蹕護。戚繼光聞訊,更是派來一百名鳥銃手作為前導以壯聲威。首輔南歸,享受的待遇規格如此之高,簡直與帝王無異。但這一切都是來自萬曆皇帝的旨意。上行下效,凡張居正經過之地,官員們莫不全力以赴誠惶誠恐安排接送,生怕有所疏忽被好事者奏本上去,惹怒聖上吃罪不起。

離京七天,每日酬酢應付場面,張居正已心生厭煩。加之他歸鄉心切,每天趕路都在八十里以上,所以對各地的接待,他滿意者甚少。有的地方,官員們苦等幾天,好不容易盼得他來,他卻連轎也懶得下,只撩開轎簾兒同當地官員打個招呼就招搖而過,把官員們晾在那裡一個個呆若木雞。現在,聽李可說已人真定縣境,因在轎子裡坐的時間長了,想下來活動活動腿腳,便吩咐停轎。當他踩著轎凳下了轎,在那座金碧輝煌的六角亭子前站定時,震天價響著的鑼鼓嗩吶突然間戛然停止,錢普跑步上前當面跪下,高聲稟道:

“真定府知府錢普,率其屬下五州知州,二十七縣縣令恭迎首輔張大人入境。”

第二回 掛詩匾弄玄為邀寵 會貶官讜論訴危情

張居正瞅了錢普一眼,見這人四十歲左右,白淨臉皮,下巴上的鬍子稀稀疏疏,兩腮不肯長肉,一看就是個沒福氣的樣子。再看路兩邊黑鴉鴉跪著的官員,個個都穿著簇新的補服,顯然統一佈置過。他吩咐錢普免禮,待錢普站起身來,他問道:

“你就是錢普?”

“卑職正是。”

錢普覺得首輔眼光像錐子一般,一緊張,竟滿頭冒汗。張居正盯著他,繼續問道:

“真定府最南邊,是哪個縣?”

“啟稟首輔大人,是井陘縣。”

錢普平常在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