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的畢業生時能第一時間的拍板雙方談妥的待遇和條件。在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條件下,如果等加急電報一來一回的耽擱,說不定原本好不容易發掘出來的一個人才就會被其他單位給搶走,這種未來的損失是各企業業主絕對不願意所看到的,因此,每個單位的招騁人員都是可以直接拍板要人的老總或者是副總,即便來的不是這些大老闆們,也會是得到授權的人力資源經理或者是特別顧問。他們來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學校裡的精英儘可能的往自己效力的企業單位中拉!
“包子!在這呢!”一個聲音讓抬著桌子的包孝然看到兩個同學正在操場的一邊向他揮手示意著自己的方位。
“又是一年瘋狂時啊……”包孝然將肩頭上的桌子放下後看了看學校門口已經開始預熱的招聘現場,有些感慨的說到。去年當他春季入學後不久,他就感受過一次這樣瘋狂的招騁現場。
“嘿嘿,那當然,現在外面的攤位費已經被炒到了五十塊錢一天,這還是比較偏的地方,如果是靠近學校校門口的攤位,價格更高,聽說已經到達了兩百塊一天。”向他招手的那個同學有些自豪的說著。
“學校不管這個事嗎?這不是變相收費嗎?”包孝然去年只是當做一個風景看了,但是直到現在他才知道為什麼越是靠近校門口的攤位,企業越大效益也越好,就連開出來的薪酬和待遇都要比後面的企業單位要好不少。
“第一印象和第一感覺最重要,你想想,這也是各企業之間相互比拼資產實力的一個機會,就是要證明自己的企業有多強大,好拉攏更多的優秀學生前往他們那裡就業。”
“那不是越富的企業拉的人越多,越窮的企業拉的人越少,而且最好的精英們都願往收入越高的單位就職咯……”包孝然越說越感覺有些不合理,如果給這些大企業拉走了最好的學生,那樣小企業的生存發展空間不是越來越小了嗎。
“那也不是這麼說。我們的學生大多來自各省份,雖然這些大企業的待遇的確誘人,但是這些企業很多都是有地域發展限制的,一些想回家鄉出力的學生更多的是考慮自己家鄉當地企業發展。”說話的是包孝然的舍友,他今年畢業。由於包孝然去年報道時已經開學,因此他被分到了其他混居宿舍中去,因此在他們的那個宿舍中,有著幾個專業幾個學年的學生。
“這是什麼?”包孝然看到自己的這位舍友身邊有著一份牛皮袋,厚厚的牛皮袋裡裝滿了東西。
“畢業生就業手冊,裡面有全國各地需要人才的數量和一些簡介。”舍友將牛皮袋遞給包孝然。
包孝然開啟牛皮袋後發現裡面有著厚薄不一的各種手冊,其中的一本是中國各省、市目前發展情況。這一本雖然不是最厚的但卻是很多人第一個翻看的,因為這些資料是學院和各級政府所統一彙編出來的資料。這份資料中的內容一部分是當的政府編寫的,而另一部分則是從幾所高校中畢業走出去到當地實習、就業的學生們撰寫的,雙重角度下去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和所需要的人才狀況,相當有就業參考價值。
而最厚重的一本則是各企業報備教育部做的各單位企業自身簡介,這本簡介合集是各單位出資每年刊印出來的資料,為了博得學子們的重視,各單位都下了大力氣進行對自己的包裝,精美的圖片和簡草卻又詳實的資料讓人感覺到這是一本企業選美的廣告簿,在這本簡介中,不少企業都採用了銅版彩印這樣費時費資的彩頁來宣傳自己以便能讓學子們在腦海中給自己提高印象加分。
簡介中同樣包含有一些老學長老校友的評價,不過即便是一些單位企業沒有這樣的評價,學生們仍舊會仔細的閱讀觀看這些單位的情況;因為有的時候,一些大企業未必就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一些小企業中,專業對口或者是能充分提供自己才華施展空間的單位同樣會受到學生們的青睞。
再下來的一些紙張則是畢業需知和一些零散資料,還有一份雙選會中場地資料。和校門口外面那樣用經濟實力來變相證明自己企業有多牛叉不同,在校內所進行的選聘是按照專業不同區分劃出的場地空間,好比較集中的提供雙方交流的機會。但是對於同行業中的幾個比較牛叉的大型企業,學校明顯的分開了這些單位之間的距離,好減少人扎群堆的擁堵,也同時給一些小企業更多的機會和平臺。
“嘿,包子,明天的雙選會你來嗎?”在看完畢業手冊之後,舍友在接回牛皮袋時追問了一句。
“我?我還有三年才畢業呢……”包孝然笑笑,準備外出去給自己購買點東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