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要求“作為黨的外圍組織,來推行黨的政策,擴大黨的影響,併為吸收黨員做準備工作”。也就是說火星社是黨的助手。火星社約於1924年底在廣州北校場內分校成立,以“SM”為代號,另有特定的手勢作為聯絡訊號。火星社的創立和活動不到1年,社員有100多人,先後分散到各個戰鬥崗位中去,其中不少人成了出色的共產黨員。在它存在時期,對校內國民黨右派的鬥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簡稱“青軍會”,原是以黃埔師生為骨幹的,國共合作的社會革命軍人組織。它由校內發展到校外,經歷了校內的“青年軍人社”、校外的“青年軍人代表會”等階段發展而成。“青軍會”成立後,最先以共產黨人蔣先云為中共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常委主任(主席),國民黨人賀衷寒為秘書。立會宗旨以“聯合革命軍人,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以求救國、救民、救自己為目的。”他們英勇無畏地表示要當“人類的犧牲者”、“革命的先鋒隊”。因為共產黨人在會里佔據領導優勢,於是國民黨右派視之為“赤色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