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準備金收回去的貨幣供應量,加上它的淨票據發行,2004年到2007年都沒有完全對沖那些外匯,發出的結匯供應量,2007年因為發了1�5萬億的特別國債,所以才對衝完了這個結匯,才導致貨幣供應總量和經濟增長加上通貨膨脹增長是一致的,所以說貨幣從緊這是政策看似從緊,實際上沒有從緊。
2008年大家都說緊了,要寬鬆一些。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中小企業願意用20%甚至更高的利率貸款,說明什麼?說明它有投資需求啊,為什麼有投資需求呢,因為還有利潤。如果沒有利潤、沒有投資需求,怎麼會去用那麼高的利率貸款呢?所以換句話說投資需求旺盛,這不是經濟下滑的表現。為什麼會貸款難?本來中小企業貸款從來都是一個國際難題,也不是中國的問題,在中國貨幣從緊的過程中,它可能就更難了,銀行體系從來都是嫌貧愛富的,因為給中小企業貸款成本高、風險高。今年相對來說貨幣不是在從緊了,今年從緊最重要的原因是信貸額度控制的從緊,以前都是年度額度控制,所以去年前年,我們都可以看到銀行盈利靠利差,一月份最好把全年的貸款都貸出去,這樣就可以拿到全年的利差了。去年前年我們都可以在上半年就把百分之*十的貸款貸出去了,像去年新增貸款是負增長,沒有額度了,也不用跟政策博弈了,所以不管政策怎麼說緊,提存款準備金,前幾年就是百分之*十的新增貸款就出去了,而今年進行信貸額度的季度管理,銀行上半年就把貸款放出去,銀行貨幣週轉速度加快,那麼銀行就創造了貨幣,導致了我們流動性過剩的進一步壓力,也導致了通貨膨脹進一步的壓力,所以今年開始進行信貸額度的季度管理,因為季度管理所以我們發現銀行是這樣在貸款的。第一個月、第二個月都很高,第三個月又沒有什麼,到第四個月又開始很高,到第六個月又沒有什麼了。今年前半年貸出去69%的新增貸款,69%的新增貸款比去年、前年少了百分之十幾,就緊了,這緊肯定就是緊中小企業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次貸危機與變化中的中國經濟形勢(5)
但是從全年的角度來說,全年沒有緊啊,而且新增貸款的增長情況來看,比去年、前年的同期一定是寬鬆的,去年前年同期不到20%,今年同期可能有百分之二三十,是這個原因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大家說要有寬鬆的貨幣政策,實際上已經寬鬆了,大銀行增加5%的貸款額度,股份銀行增加10%,這樣一增長,3�6萬億的新增貸款額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如果沒有相應的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幫助銀行分散風險等相應的措施,寬鬆了額度也未必能到中小企業去,所以最近可以看到中央銀行也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措施,還有銀監會也出臺了各樣的措施,就是想把5%、10%的新增貸款額度向中小企業傾斜,我們要看政策這個能不能落實了,但是這也只是一個臨時的政策,從長期來說你要解決中小企業貸款的問題應該還有更多制度性的進步,有更多金融體制的改革,銀行業允許有一定程度的民營資本進入,包括其他的融資模式,包括債券融資,垃圾債券就是給中小企業發債券的,不是說這個公司是垃圾,而是因為高收益高風險,所以評級很低,叫做垃圾債券,當然這需要很好的市場監管體系和風險防範體系,但是從長遠來說這可能是一些思路,從短期來說就是貨幣政策,目前採取的一些措施。
從財政政策來說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增值稅轉移的問題,生產性增值稅到消費性增值稅,如果增值稅這個政策馬上實行,對企業應該說是減輕了成本,抵消了一些原材料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但是這裡有兩個問題要注意到,對於企業利潤下滑問題的看法,我這裡也想說一說我的觀點。利潤大幅度下滑是針對去年的,去年40%、今年20%,去年的利潤增長是合理的嗎?如果去年的利潤增長不合理,裡面很多非經常性的收益,那就不是經常性的,不是經常性那今年就不發生了,所以它的利潤可能是跟去年相比較是向更合理的方向迴歸,所以一定要有正確的判斷。
再一個,成本的增加導致利潤的縮減,如果我們認可一些資源成本價格的調整是合理的,因為我們一直在說很多資源的成本,電、油等等,價格是扭曲的,也就是說它不是市場化的、是不合理的,我們的企業利潤如果長期在這樣不合理的刻意壓低的價格水平基礎上,導致了低成本的利潤,那是不是這也是不合理的?從長遠來說,當所有的價值體制都理順了之後,都市場化了之後,不合理的利潤當然就會下來。現在還在逐漸地改革,如果將來完全市場化,這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