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白起的大軍將都城打破,他也不敢將那個唯一有可能拯國家於水火,挽狂瀾於既倒的屈原正視一眼。而這時的屈原呢?太史公有記載曰:

屈原至於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故。”又說:洗了頭要把帽子彈彈,洗了澡要把衫子抖抖。哪能夠以乾淨的身子,沾染外界的汙垢?我寧肯跳進江心,葬身魚腹,也不能在我潔白的身體上蒙受世塵的垃圾。

事實上,屈原確實遂行了這一預言式的論說,他已實在承受不了國破家亡的沉重揹負,而去純潔的江水中尋找理想的王國去了。

屈原死了,永遠地離世人而去;然而,屈原永存,永遠地活在祖國與人民心中。每年的端午節,人們便爭先恐後地在江河裡劃龍船,拋粽子,就是為了讓江河裡的蛟龍惡魚們不要去噬食屈原的屍體。而且這一風俗不僅流傳於我國大江南北,更廣泛存在於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一帶。

人民之所以紀念屈原,是因為屈原心中始終裝著人民。不僅在他的仕宦生涯中是這樣,在他的詩歌作品中更深深地體現著這一點。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憂以自鎮。(《抽思》)

阽餘身而危死兮,覽餘初其猶未悔。(《離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