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1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湊��×渴棺約合緣悶脹ǘ��帷�

等隊伍重新上路的時候,不用時穿催促,幾隊斥候已跑的遠遠的,他們奮力的攀上了四周山樑,並堅持在山樑上眺望行走在山谷的隊伍,絕不肯靠近半步。

這種膽寒的目光讓時穿屢次打量自家計程車兵,他覺得自己並不過分呀,板式鎧甲不都是這樣嗎?傳說中的米蘭銀鎧,為了防止鐵片生鏽,還專門在鐵片上鍍一層銀,或者把鐵片打磨的像鏡子一樣銀亮。自己這支隊伍,鎧甲上什麼也沒鍍,不過是為了符合人體模型,鑄造了一些花紋而已,但因為是第一次使用的新貨,所以顯得嶄新了一點……不過分呀。

正琢磨著,山坡上,一名大將吹起了響亮的口哨,緊接著那位吹口哨的大將,取出了弓箭,衝著不知名的方向開始射擊,而他的同伴則取下了弩弓進行掩護,四人且戰且退,似乎遇到了勁敵。

時穿四處打量了一下,一指對面山坡,命令孩子們搶佔有利地形,他自己則停在原地,詢問身邊的大將:“坡那一面有什麼?”

雷火兵立刻動了起來,幾名印度僕人則趕著馬車往山坡上走,意圖躲避戰鬥——這個時代的白虎山開發並不完善,兩山的坡上長著不少雜草與小樹,馬車行進的很艱難,幾個雷火兵見狀,跳過去連拉帶拽,推搡著馬車向山上走,時穿不得不讓馬挪動幾步,以便騰出道路。

此時,對面山樑上的大將已撤下山頂。為首的斥候隊長領著大夥兒迂迴前進著,他們繞過山坡上的雜樹與小坑,直直向這裡奔來。剛才被時穿詢問到的大將見斥候隊已經撤下了,他輕輕鬆了口氣,用馬鞭指著對面山樑說:“我早年曾在山中捕盜,記得坡那面有一個小村,村子並不大,三五十戶人家,莊主李姓,所以那處村落被稱作李家坳。”

話音剛落,對面山坡上露出一個腦門,緊接著,一個壯漢帶著兩三位隨從催馬走上坡頂,那人臉色薑黃,但眼睛很大,眼神很犀利。

他穿著一身皮甲,沒有戴頭盔,左手拿著鍋蓋大小的一個小圓盾,右手拎著一根鐵鞭。小圓盾上還扎著幾支嶄新的箭桿。此人的隨從拎著幾張弓,可是弓上並沒有搭箭,看樣子,這夥人僅僅做出了一個準備攻擊的姿態,就讓坡頂上的斥候邊射箭邊撤退了。

時穿輕輕搖搖頭:“居然是病尉遲孫立,果然兇名卓著,僅僅帶兩三個隨從,就讓咱們四名大將退下了山樑——人家還沒做出反擊呢。”

旁邊的大將輕聲搭話:“據說梁山泊十二指揮使裡面,青面獸楊志的武藝排第一,玉麒麟李進義排第二,這位孫立排名第三。”

這位大將想說明的是:病尉遲孫立在梁山泊是數得著的人物,這樣的人出現,難怪四位大將不戰而退。

這個時候,幾位斥候已氣喘吁吁的跑了下來,為首的大將拱手彙報說:“承信郎,李家坳裡面旌旗招展,藏了不少人——大約就是梁山賊的隊伍。”

時穿並未回答這名大將,他眯起眼睛打量孫立,對面的孫立也在打量這支隊伍,這時候,散佈在四處的大將開始向時穿聚攏,但他們返回的時候,都遠遠的繞開孫立所在的山坡。

孫立沒戴頭盔,他的頭髮胡亂地紮在一起。剛走上山頂時,他似乎也被坡下這支隊伍呈現的奢華嚇了一跳,他嘴角浮現一絲嘲諷,眯起眼睛,目光從一片銀亮的胸甲上掃過——這時,雷火兵已經五人一隊,依託馬車派出了空心方陣,警戒著四個方向,而其中一隊火槍手已經爬上了對面的山坡,並在坡頂尋找掩體,警戒著隊伍的後方。

與此同時,散佈在周圍的二十名大將都在快速向谷底集中,那些大將們也都騎著馬,可是馬匹的狀況良莠不齊,有的馬很矮小,跑動起來並不快,似乎原本是拉車的母馬。而整個隊伍中,真正的戰馬並不多,唯有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漢子騎著一匹同樣高大的馬。

見到這匹戰馬,孫立陡得瞪大眼睛,目光中露出掩飾不住的貪婪——他是馬軍指揮使,胯下這匹戰馬也是千挑萬選的,平常在梁山泊中,這匹馬也算數得上的雄峻,但與對方的戰馬一比,那簡直是驢了。

騎在馬上的那名壯漢並沒有頂盔冠甲,他穿了一身與孫立幾乎相同的皮甲……嗯,皮夾克,手上隨隨便便抓了一根筆管細的長槍,槍頭上沾了不少泥巴,從使用狀況來看,這杆槍在對方的手中似乎不是被當作武器用的,它更像一根探路杖。

孫立又把目光盯在對方的戰馬上,這匹戰馬是棗紅色的,膚色微微發亮——這是匹阿拉伯馬,馬被印度僕人照顧的很好,由於經常刷洗,面板顯得油光發亮,鬃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