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1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當晚,團練們開始稀稀落落的返回,大多數團練都當自己這趟旅程是探親訪友,當晚就在親戚家住下,唯有少數責任心較強的團練們,還記得返回報告一聲。而三千名團練撒出去,返回者不急兩百人,其中,前往東方——也就是韓山方向探查的,有一小隊全體返回,這多虧他們小隊長堅持。

這些團練當然獲得了獎勵——後院正在架上爐子鍛造武器,趕回來的團練都得到“記名留用”的待遇,劉太公沒人給他們賞賜三百文,時穿則命令鐵匠們將新出爐的朴刀篆刻上名字,鑄上特別的花紋,給這些團練們使用。當然,這批朴刀的產權依然屬於劉太公,使用權則屬於各位團練。

當夜,劉家莊的爐火燒紅了半邊天,沭陽縣內也燈火通明的忙亂了小半夜,下半夜時分,沭陽縣三位官員終於達成一致——開啟封樁庫,招募“勇敢”,鍛造新武器,替換縣武庫內不能使用的東西。

得知梁山賊可能藏匿在韓山,從此梁山賊就成了“沭陽的梁山賊”,縣裡的富戶豪紳都坐不住了,他們不等縣裡招呼,紛紛開始納捐,而後連夜催促黃知縣派出官員與劉太公接洽,於是,簡書記只好連夜趕著馬車,馱運封樁庫內的銅錢,以及富紳的捐獻趕往劉家莊,定製新武器。

也在這一天,賦閒在京東西路的官員侯蒙上書朝廷,希望招安梁山水寇,他的理由是:這些人原本是體制內的軍官,或者底層官吏,因為一時糊塗走上了反叛道路,如果朝廷給他們機會,或許能把這支強力武裝,重新變成體制內人。

宋徽宗讀到侯蒙這份奏摺,大喜過望,當即下令任命侯蒙為招撫使,負責出面招安梁山水寇。可惜,聖旨抵達侯蒙家的時候,侯蒙已經病逝……

第二天天亮,繼續有團練零零星星返回,不過他們既沒有賞錢,也沒有燒錄名字的刀劍。劉太公沒有出面,劉曠出門來狠狠罵了他們一通——“軍情緊急,大家都在等待迴音,你們卻自顧自尋親戚家安置,真是不知死活。若梁山賊還在,知道你們大張旗鼓在搜尋他們,乘你們分散各家裡,前來夜襲,你們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哼哼,若在軍中,你們敢如此怠慢軍情,敢如此散漫,腦袋都被砍機會了——簡直是不值得託付。”

劉曠痛罵過後,十一娘出來做好人:“如今總算知道梁山賊不在我們附近,也算是收穫——農時不等人,誤了春耕可要一年吃窮。各位鄉親,趕緊回家準備播種,這幾天團練還在聚集,咱趕緊把種子播下去,以後就是梁山賊再來,在至少也能有點收穫。”

劉曠夫婦在莊園門口處理散漫的莊丁,時穿把昨日留下來訓練的團練組織起來,重新分配武器後,再度劃分巡邏區域,有莊丁詢問:“大人,如今正在春耕,我們出去巡邏了,地裡怎麼辦?”

時穿沒回答,劉太公端著茶壺答話:“打擊不虧待我劉某人,我劉某人決不虧待大家——今日編入團練的,今年地租減一成。此外,各位保護別人下地耕作,你們的土地自然由哪些享福的人操持。諸位放心,我組織莊丁,先把你們的土地種上,讓你們好安心巡邏。”

這一次,時穿安排的巡邏區域,主要偏重於防禦東部韓山山區。按照正常的歷史,梁山好漢現在應該直奔海州而去,他們或許要經過韓山的茴香堡,也或許從別處山口進入山區,不過,由於茴香堡附近有修好的山路,從哪裡走會格外方便——在不考慮茴香堡威脅的情況下。

如今的茴香堡,有威脅嗎?他們的統領凌飛不在,時穿也不在場……看看劉太公這些家丁的素質,時穿真替茴香堡擔心。

這天是三月初五,清晨,縣衙終於開印了。隨著各地縣衙開印,驛站也送來了最新的訊息:前幾日,凌鵬正是帶三十名花膀子抵達青州,張叔夜立刻將密州淩氏子弟獻上祖傳火藥配方傳遞給朝廷,汴梁軍器監試驗後,發覺淩氏火藥確實威力巨大——據報,“(皇)上大喜”決定重賞淩氏。張叔夜因此被提升一品。隨後,樞密院下令張叔夜為淮南東路宣慰招討使,負責剿滅梁山水寇。

張叔夜是個急性子,得知朝廷命令後,立刻向海州行文,要求海州三縣兩鎮共一千多名“大將”提前向州衙彙集,以百人為一隊,各自選出百夫長,準備接受官府的新差事。

正午,時穿安排好劉家莊事宜後,帶著二百二十名崔莊團練進入沭陽城,這個時候,沭陽縣已經開啟了封樁庫,縣主簿領著衙役上街,沿街敲著鑼宣佈縣衙最新命令:以現金收購百姓手中的廢鐵廢鍋……

與此同時,留在城內的鐵匠們都被簡大人招呼到縣衙,黃知縣親自帶著他們引燃鍊鐵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