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3 / 4)

小說:興宋 作者:知恩報恩

看盤”多數是果盤冷盤,僕人們呈遞這些“看盤”間隙,其實是一個論資歷擺座次的時間。因為時穿辦的是流水宴,這場宴席緊接前場,所以大家早知道自己的座位,很快,男女分成兩桌,大家都安定下來。

男性那一桌裡,時燦的輩分雖然低,但他卻是宗子,坐到了時穿上首。稍後,黃爸與劉旭也被請出,居於客位落座,有同樣的客人施衙內座陪,徒弟凌飛則在席間穿梭,隨時招呼客人吃喝。

八個看盤擺放完畢,如今因為施衙內的漁船隊很勤奮,海州宴席上的“看盤”多了很多東西,比如涼拌海蜇、涼拌石花菜等。除此之外,還有一道紅彤彤的新菜:蜜漬玫瑰花瓣。

時穿先端起一杯去年釀造的山楂酒,向黃爸劉旭、蒙縣尉謙讓著,他跟這三人剛好是三位現任官員。品級上雖有點微小差別,但好歹是官員。

這巡酒喝完,輪到海州大商人敬酒了,這個時候,重陽節特有的菊酒與菊糕端上來,那些盛放菊酒的銀盃上,採用浮雕手法印刻著菊花花紋,熱氣騰騰的菊糕也盛放在雕有菊花花紋的銀盤中,白黃相間,令人食指大動。

站起來敬酒的黃氏掌櫃並沒有坐下,他一聲吆喝,幾個黃氏僕人呈上了一套鈞窯生產的,十六瓣菊花造型的餐具,鵝黃色的茶碗中飄蕩著幾瓣茶芽,使得茶碗中碧波盪漾。端起茶碗來,一股茶葉的清香撲鼻而來,只聽黃氏掌櫃大聲贊禮:“諸位,這是我黃氏秘法制作出的清茶,明年起我黃氏將主推這種清茶。今日藉此良機,以此新茶為時長卿賀,祝賀他……”

終於出產清茶了,時穿端起碗來品嚐了一下,雖然不像現代清茶那樣回味悠長,但黃氏只憑時穿一句話,秘密試製了兩年就生產出來的東西,要鼓勵……時穿伸出一根指頭,提醒:“一成!”

黃氏掌櫃當然知道時穿說的是什麼,當初黃氏與時穿約定,製作出新茶來給時穿利潤分成,如今時穿只喊價一成,這還有什麼說的。“當然”黃掌櫃爽快地答應下來。

宋代的稅制是“十五稅一”,海州每年數百萬的茶稅,黃家作為海州最大的茶商,交易額應該在百萬貫上下吧,一成提成那就是十萬貫上下,黃掌櫃答應得如此爽快,不禁讓時穿懷疑,他要是要的再多點,是否也可以?

不過,一成也不錯了,當今官家收稅才是十五分之一,時穿要十分之一的利潤,比官家收還多……這已經是搶錢了。算了,放過黃家吧。

時穿端起茶杯,忽然想起一事,轉身問時燦:“燦兒,今年的田地規劃好了嗎?”

時燦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站起來側立在桌子前,拱手回答:“好教叔叔得知,族人已經把田地按叔叔的要求平整好了,就等開春種子到了便種下去。”

時穿嘆了口氣——這才多大一個人啊,肩上扛了宗子的責任,就變的老氣橫秋,童年的樂趣全沒有了……不過,這種教育方式,也似乎是傳統道德對宗子的要求,所以嘆完氣後,時穿並沒有糾正時燦的行為,他接著問:“我送過去的糧食,族人都收到了嗎?”

時燦規規矩矩的拱手,神色拘謹的回答:“讓叔叔操心了,今年京城大旱,糧價漲得離譜,族人原本擔心今年糧食沒有著落,叔叔兌現了年初的承諾,族人甚是歡喜。”

施衙內在一旁插嘴:“好啊好啊,我碼頭上剛到了兩船的鯤肉,哎呀,今年大旱,糧價高肉價高,鯤皮鯤蠟鯤油銷路好,我手下不免勤奮了點,如今他們也算手熟了,每月能捕撈上六七頭鯤魚,我正在為肉多發愁,小燦,回頭通知你家叔伯兄弟,都趕著馬車去碼頭上拉肉,能拉多少算多少,衙內我不收你們一個錢。”

時燦趕忙又衝施衙內拱手:“多謝多謝,衙內叔叔送給我們……”

施衙內咧嘴一笑,打斷了時燦的話:“你別謝我,鯤魚渾身是寶,唯獨這個肉麻煩,如今我的漁民已經開始把肉風乾了,當柴火燃燒,你能把那兩船肉拉走,也算替我消災,咱們彼此方便,誰都不用謝誰。”

時穿插嘴:“也不能讓族人養成不勞而獲的毛病——燦兒,你回去告訴族人,每拉三車肉。他自己可以留一車,另一車肉送到我這兒,剩下一車肉送到你那裡,這樣一來,族人們也算是憑勞動得到收穫。”

黃爸聽著好奇,插嘴問:“這鯤肉很難吃嗎,為什麼要當柴火焚燒?”

恰好這時,僕人們端上幾座小炭爐,小炭爐上架著鐵板,鐵板上的肉正烤的吱吱作響,醬汁的香味與肉香飄滿了整個屋子。

時穿一指端上來的炙肉,笑著解釋:“這就是鯤肉,這種肉,油多,烤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