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9個節度使出兵###亂臣賊子安慶緒。唐軍總兵力萬,一齊出動,圍攻相州城。此戰由宦官魚朝恩做監軍督使,監督諸將,但他不懂兵法,又嫉忌郭子儀等,胡亂指揮。結果,唐軍吃了敗仗,洛陽、河東重陷敵手。河中、太原等地相繼發生叛亂,一些節度使被殺。唐王朝再次起用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出兵澤州###叛軍。他一舉擒殺叛匪頭子王元振數人,使河東諸鎮因懼其威名而不敢作亂。4年後,唐肅宗死,代宗登基。第二年元月,代宗任命雍王李適(即後來的德宗)為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率兵繼續###叛軍。這次,回紇以10萬大軍助唐軍攻打洛陽,聲勢浩大,叛將史朝義敗逃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北),畏罪自殺。至此,“安史之亂”完全平定。
奇襲蔡州
中唐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用兵自重,割地稱雄,國家開始逐漸走向衰落。這樣的局面使社會動盪不安,中央政權危在旦夕。公元807年,唐憲宗順利平定了西川、夏綏、鎮海三鎮的叛亂,開始向淮西、成德等地的割據勢力###。其中,以盤據在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的淮西節度史吳元濟最為兇頑,接連打敗唐朝的幾路征討大軍,獨霸一方。這時,宰相李逢吉向憲宗皇帝推薦李朔,說他是可擔當大任的將才。唐憲宗任命李朔為隨、唐、鄧三州節度使,代替唐將袁滋繼任征討在淮西割據的吳元濟的前線總指揮,徹底剿滅叛匪。李朔臨危受命,在四路大軍屢戰屢敗的情況下走馬上任。
李朔(公元773年…821年),字元直,是名將李晟的兒子。他自幼熟讀兵書,苦練武藝,很有謀略又善騎射,是個有膽有識的“將門虎子”。史稱:“沉勇長算”。公元817年12月,他一到任所,就安撫士卒、整頓軍紀、調兵遣將、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加強戰鬥力。他對士兵說:“天子知道我柔儒,能忍受戰敗之恥,所以派我來安撫你們。至於攻城進取,那是以後的事”使由於連吃敗仗而混亂的軍心逐漸穩定下來了。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以敵制勝、瓦解敵軍的戰術,如,重用投降軍士,瞭解吳軍虛實。吳將丁士良被俘後,李朔親自為他鬆綁,命他為唐軍將領。丁士良深受感動,當即表示願以死來相報。另一敵將歸降後,有人說他是假投降,然而,李朔仍加以信任,命他為衙將,此人果然深受鼓舞,帶3千人歸降,還巧設伏兵,獻計獻策,幫助唐軍收復了敵大將李祐。對李祐,李朔也和前幾位降將一樣,一視同仁,以誠相待,任命他為六院兵馬使,主持訓練唐軍官兵的工作。透過做這些俘虜的工作使李朔很快摸清了吳軍的虛實,基本上作到了“知己知彼”。
另外,唐軍優待降軍家屬,願回家者,一律送衣送糧,遣送回去。對從蔡州乞食逃來的百姓,也妥善安置,因而大得民心。在軍事上,李朔採取了“乘虛直抵蔡州”的作戰方案,不斷麻痺敵人,滋敵驕橫。唐軍先後攻佔了蔡州以西的馬鞍山、路口柵、嵖岈山、冶爐城等據點;打通了同郾城唐將李光顏部的聯絡;攻佔了蔡州以南的白苟、汶港、楚城各寨,切斷了蔡州與其他各州府的聯絡。從而,使敵人陷入孤立無援境地,為奇襲蔡州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降將李佑建議,乘蔡州守軍虛弱之際,直搗腹心,可活捉吳元吉。李朔認為這個主意不錯,便向宰相兼彰義節度使裴度作了彙報,裴度說:“兵非出奇不勝”,同意這個作戰方案,伺機破敵。
10月,李朔親率大軍出發,第一天急行軍六十里到達張柴村。唐軍迅速攻陷張柴村,全殲其守備部隊及與蔡州通報緊急情況的烽火兵,切斷了敵人的聯絡通道。接著,李朔命士兵就地休息,吃點乾糧,準備再戰。夜晚,忽然天下鵝毛大雪,西北風呼嘯,旌旗都被風雪撕裂了,軍馬凍的直打寒顫,一些體弱士兵七倒八歪地躺下,凍死路旁。有人建議躲過風雪後再攻打蔡州不遲,李朔卻下達軍令:“雪夜直取蔡州,活捉吳元濟!違令者斬!”拂曉前,唐軍先頭部隊到達蔡州城下,而敵軍卻毫無察覺,仍在大夢未醒之中。李祐、李忠義等已率先鋒部隊登上城牆,殺死守城士兵多人,只留打更人照舊打更,以迷惑敵人。這時,風雪停止,李朔率主力攻進了吳元濟外宅。吳元濟還在睡大覺,忽聽報說:“官軍來了!”他不以為然,迷迷糊糊笑道:“什麼官軍,這是俘囚來偷東西,等天亮再殺掉他們!”話音剛落,唐軍將士已把吳宅團團圍住,鼓角齊鳴,殺聲震天。吳匪元吉這才如夢初醒,來不及穿衣服就被唐兵捉住,束手就擒。
至此,延續了四年,動用10萬兵力均告失敗的剿匪之戰,才算告一段落。李朔雪夜奇襲蔡州的捷報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