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不夠。例如,在解釋“空城計”中,作者只引用了古代戰例,未結合現代戰例,這很容易使人產生某種錯覺,好像這是非諸葛亮莫屬似的。其實不然,粟裕在回憶井岡山戰爭時,講到毛澤東為保衛黃洋界設下了一個非常奇妙的“空城(山)計”。粟裕還按京劇《空城計》的調子編了一段唱詞:“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原來是湘贛發來的兵……我這裡內無埋伏外無援兵,你上得山來我別無敬;我準備了紅米南瓜、南瓜紅米犒賞你的眾三軍。你來,來,來!我毛澤東在黃洋界上把駕等,等候你到此談談心!” ③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現代戰爭中“空城計”的典型戰例,值得重視。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附錄二:(2)
又如,對“關門捉賊”的“賊兵”的解釋,作者沿用舊的說法,“古人講賊兵,多指那些行動詭詐、突然來襲、出沒無常的遊擊分隊。”其實,古人講“賊”兵,大多是指“成者王侯,敗者賊”的“賊”,是把農民起義軍稱“流寇”或“賊兵”。在一本汙衊太平天國革命的《賊情匯篡》一書中,這樣寫道:“‘賊’之詭計果何所依據?蓋由二三‘黠賊’採稗官野史中軍情仿之,行之往往有效,遂定為不傳之秘訣。其裁取《三國演義》、《水滸傳》為尤多。”遊擊分隊與游擊隊是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