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個錦州市人民政權。從此,拉開了解放全中國偉大戰爭的序幕。人民站起來當家作主的日子為期不遠了!往昔,愛國將領只能以《滿江紅》的慷慨悲歌告別人世,如今,將士們迎來的是《東方紅》嘹亮的讚歌,是新中國燦爛的黎明,這天壤之別的巨大變化是來之何等不易,是多麼值得我們珍惜啊!

註釋:

①見《長城風暴》一書第48頁。

②同上第51頁。

朱元璋亡漢之戰

公元1360年,元末爆發的農民起義中的紅巾軍頭領陳友諒殺了他的領導人徐壽輝,自稱王,國號漢。不久,便興兵###另一支起義軍朱元璋。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說:“從道義上說,後發制人必定勝利。我以逸待勞,有什麼憂慮不能取勝啊!用庫存財物拿出來激勵士氣,用襟懷誠實來加強部隊的團結,用伏兵伺機發起進攻,取得威望和獲得大勝,以成就帝王的事業,就在這一舉了。”有人建議,先收復太平以牽制敵人,朱元璋說:“不可,太平是我新構築的堡壘,壕溝深固,陸上進攻必然不易攻破,陳友諒從水上進攻,所以被他奪去了。今敵人佔據上游,水軍的兵力為我軍的10倍,敵強我弱是很難收復的。”有人主張主動迎擊敵人,朱元璋說:“不行,敵人知我軍主力出擊,必然以一部分兵力進行牽制,而以水軍主力順流奔建康,半天就可以到達。”為了戰勝陳友諒,朱元璋決定由胡大海率部分兵力去攻打信州以牽制敵人的後方,又對康茂才說:“有一個任務交給你,你能完成嗎?”康茂才說:“惟命是從。”朱元璋說:“好,你過去與陳友諒關係很好,今天他來進犯我們,我想讓他快點來,非你出面不可。你寫封信假裝投降,約定作為他們的內應,讓他快點來攻,謊告我軍情,使他分兵三路以削弱其力量。”康茂才說:“就照你說的辦,我家有一看門人,從前侍候過陳友諒,讓他去送書信,必定會成功!”朱元璋又與謀士李善長商量這件事,李善長說:“剛才還擔心敵人來犯,為什麼又想方設法讓他快點來呢?”元璋說:“陳友諒若與張士誠合夥,我們怎麼對付得了呢?只有先消滅一股,那一股就好對付了。”李善長點頭稱是,依計而行。

康茂才的看門人來到陳友諒軍中,送上書信。陳友諒看後非常高興,信以為真,問:“康茂才在哪裡?”看門人說:“正在駐守江東橋。”陳又問:“那是座什麼橋?”看門人答:“木橋。”然後,陳友諒好飯好菜招待了這個從前的僕人,並對他說:“到時候,我們呼喊老康為聯絡訊號。”看門人滿口應允。回到駐地,他就向朱元璋一一彙報了,朱非常高興,忙命李善長連夜將木橋換成鐵石橋。第二天,木橋不翼而飛,一座鐵石橋修造好了。6月23日,漢軍水兵進至大勝港,朱元璋從容不迫指揮部隊進行防禦。港內狹窄,只能容納兩條船進入,陳友諒忙指揮撤退,進入大江後,直衝江東橋。他原以為那橋是木製的,誰知是鐵石結構,驚恐異常,連聲高呼:“老康!老康!”也無人答應,才知受了騙。陳友諒馬上和其弟陳友仁率領1千多隻艦船衝向龍灣,又命1萬士兵上岸構築陣地,此時漢軍士氣還比較旺盛。

時值酷暑,朱元璋身披紫色軟甲,打著涼傘指揮作戰。他看見士兵汗流浹背,赤膊上陣,便命人去掉涼傘,說:“我要和將士同甘共苦,現在天就快下雨了,各部隊馬上開飯,趁下雨前吃完飯發起攻擊!”大家不相信晴天白日會下雨,正疑惑時,忽然東北方烏雲蔽日,片刻,大雨傾盆。這時,朱元璋舉起紅旗下令進攻,各路將士都已酒足飯飽,聽到號令立刻發起攻擊,漢軍慌忙迎戰。戰鬥剛一打響,雨突然停了,大將馮國勝、常遇春的伏兵發起了猛攻,徐達的軍隊也迅速趕來投入戰鬥,張德勝、朱虎的水軍一同參戰,內外夾擊。漢軍眼看招架不住了,沒多久潰不成軍。潰敗的散兵跑去登船,正遇退潮,船隻擱淺,倉促間不能推動。朱軍掩殺過來,漢軍被殺死淹死的不計其數,被俘的就有成百上千。漢將張志雄、梁喻興、劉世衍紛紛投降,朱軍繳獲鉅艦百餘艘,最後,在亂軍中陳友諒僥倖駕小船死裡逃生。

戰鬥結束後,人們搜得康茂才寫的那假投降封信,朱元璋看了,冷笑道:“他們愚蠢到這等地步,真叫人好笑!”

清軍滅明之戰

公元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率大軍13萬,圍攻寧遠城(今遼寧省西部)。並給寧遠守將袁崇煥寫信,勸其投降,遭到嚴辭拒絕。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五、用間篇(9)

袁崇煥,是明朝兵部尚書孫承尚的部下,他“為人機敏,膽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