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部猜疑。”
…………
清廷對察哈爾部的處置因為分歧而舉棋不定,主要原因還是兵力不充裕,在明軍的壓迫下,難以騰出手來。同時,清廷還因為建寧公主的母親便是察哈爾部出身,而懷疑明朝與察哈爾部勾連配合。
但在目前四處需要糧餉,需要兵馬的窘境下,不僅只能對察哈爾加以防範,而且使禁旅八旗增援山東的計劃暫時擱置。現在,清廷開始意識到支撐目前的戰局難以長久,而有意進行新一輪的戰略收縮。
而為了使戰略收縮不至於被視為慘敗,清廷決定重開議和,定下的談判條件是以兩淮為界,但明軍必須從山東撤兵。而全線退過黃河,則作為最後底線。顯然,以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闊地區換取已被明軍佔領的膠東半島,滿清覺得已經是極大的退讓。
只要能穩定下來,哪怕是暫時的,清廷便會有消除內患、休整再戰的機會。同時,戰略收縮可以使兵力更加集中,對於防禦也相當有利。反正在滿清看來,這讓出去的土地本來也不是自己的,就象當初多爾袞所說“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
其實,這樣的心理在歷史上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割地賠款而毫不在意,因為滿清一直把所統治的中華大地當成意外的收穫,得之可喜,失之不悲。滿清也同樣不把漢人當成真正的子民,而是看成自己的奴隸。慈禧不就說過“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話嗎!(未完待續)R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