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2 / 4)

小說:諸玉在傍 作者:卡車

地,遷升而來任六品之職的皇甫大人,更是相形見絀!

“才剛上任就敢與知府大人分庭抗禮,實乃不智之舉!卻是猶不自知,真真是可笑至極。”就在知府大人喚來幕賓,書房相談之際。另一方三進小院中,那郎姓推官,又何嘗不是正與自家師爺,商議起明日堂上,要如何應對同知大人的考據之法。

對面的師爺,更是推波助瀾點頭便答:“確實太不自量力。那知府大人原就由西南調任至此,如何也算得掌過一府之事的!而他不過是七品小縣官罷了,也敢直言反駁。更何況那舊案之中,分明錄有實證不少,卻為圖自家安逸,而置若罔聞,實在囂張至極!”

眼看,這邊是一唱一合,其餘兩位也是見機行事,附和連連。但是誰都不曾料想到,待轉過天來,府衙堂上卻與前日迥然不同。就見那邊同知大人不卑不亢,卻是更多了一份謙和。而上首的知府大人已然全沒了當日的怒不可遏,轉而卻是一臉的淡然之色,著實讓人驚詫不已!

這是……!難不成僅此一夜之間,究竟發生了何等大事,才能使得這原本針鋒相對的兩位。卻有了如此之大的轉變。更叫郎推官驚愕非常的,便是同知大人想要分庭抗禮之舉,反倒成了知府大人極力推崇之行。不但是連聲贊好,更是主動提出索性勻出境內六成之數,交由他一手管轄農耕事宜。

昏昏噩噩,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直到失魂落魄回到府中,才喚來三位師爺細說此樁。聽得那三人,也是錯愕當場。怎麼會發生如此鉅變,該不會是知府大人,聽到了旁的風聲,還是這位同知大人身後確實有那根基深厚的大靠山,卻是不得而知。

但此刻,那三人連同臉上仍掛著不可思議之色的推官大人,俱已心中震撼無比。要說初聞之時是出乎意料之感,待到細細思量之後,更多的卻是驚心不已,才對!

☆、第二百八十一章積年師爺

前一日,知府大人還同郎推官是雄心勃勃,想借此良機將那小地方來的皇甫同知,索性打壓到底。卻是哪裡料到,才不過一晝夜的功夫,整件事已是變得面目全非。

也難怪推官大人回來時,竟是那般模樣。再想到初時,偶爾翻閱舊曆,在其中尋到一年三收之說的那位,更能見滿臉的驚恐之色最甚。轉念思量下,第三日,便自動提了請辭之說。郎推官本就被此番變故震得不輕,聽得這一始作俑者要走,當即抬手便允了。

就此樁尚未得見其果之事,卻是引得東翁直接半句留人之意都無,不免叫餘下的兩位頗有些兔死狐悲之感。更何況如今那位的建議之言,還未得以證實,就倉促決斷更是讓人心有不甘。

但此刻,已涼了半截心思的郎推官,卻是沉淪其中,反覆再三百思不得其要害所在。哪裡還能分出旁的心思來,細想請辭回鄉那位此刻的不甘,以及餘下二人的心境又是如何。

而反觀,那一邊如釋重負的知府師爺,卻是不由慶幸東翁的氣度和心境。到底還是上一任上留下的陰影,若是再未見亮眼的功績,只恐他的這個知府之位不保。也正因如此,才被同樣急功近利的郎推官說動了心思,好在當日自己留意到異樣,若是不然後果只怕是……。

原來,這丁大人府上的積年師爺,卻是無意間聽得戶房中,那兩個經年的老書吏,私底下議論起這樁時。便留心多聽了兩句。哪裡知道,這一駐足細聽,卻是啞然當場!

不但得知,那同樣是初來乍到的郎推官。擺開了陣勢讓尋出的那幾條有關的舊案。原本就不敢說是實打實的高產,其中涉及的地界更是不足全境一成之數。由此可見,這廣坪府中雖有一年三收的所在。但絕非尋常之事。若真是極力鼓動著知府大人,一力推廣開來,定是禍根所在。

再與堂上同知大人的據理力爭之說,對應相比,愈發確定自己心中所憂,確實不敢妄動才對。當即便坐回廂房,詳盡思量再三。便轉而去了東翁處,盡力規勸一二。

此刻,再回想起來,知府大人總算是懸崖勒馬,好歹最後將此樁壓了下來。也不枉自己辛苦一場。至於,那郎推官此時是何作想,便不是自己該關心之事咯!

而且看東翁剛才最末處,提及的那一句‘將廣坪分作兩塊,交於兩位大人各理一處便好。待等一年下來,自當看出這三收三種可否適用全境,到時再大力推廣不遲。’

就憑此句,這一輾轉數位東翁府上作幕的積年師爺,已是欣慰不已。想如今自己也是半百的年歲。經年來手頭的銀兩也足夠回鄉做個富家翁的,確實起了做完知府大人此任後,便請辭而去的念頭。但就此來看,卻是大可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