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風塵豪俠 作者:鼕鼕

行將恢復太平盛世時的風貌了。

官道向西伸向縣城,路旁屹立著一座土寨,丈高的土石牆整整齊齊,裡面約有三四十戶人家,外貌倒還像樣。田野中麥穗迎風點頭,眼看今年豐收有望。

豔陽高照,暖洋洋地。秋華信蹄小馳,看到路旁的小土寨,心說:“且到裡面歇歇腳,問問路,也許快到眉縣了。”

寨門就在路旁,門外建了兩間小食店,店對面是一座茶亭,一群村童在亭中嬉戲。

小店前搭著涼棚,擺了四張木桌几張條凳,供應酒菜麵食,已有幾個客人先在。

前面的一座涼舊中,第一桌坐了一個貨郎,大型貨囊放在腳旁,用來引起內室婦女注意的小小驚閨鼓擱在桌上,翹著二郎腿,正舉碗自得其樂地小酌。

另一桌上,兩個村夫正喝著熱騰騰的熱湯。

第二座小店的涼棚中,坐了兩個行商,一位走方郎中和一個敞開衣襟的中年大漢。

秋華兜轉馬頭,到了店前下馬,將韁繩搭在拴馬樁上,大踏步進入涼棚。

一名十四五歲小店夥含笑上前,招呼道:“客官請坐,小的替客官飲馬。”

秋華在第三張木桌落坐,笑道:“不用了,請替我來一壺酒,來兩三味下酒小菜便成。”

小後生應喏著入店,先奉上一杯茶。秋華留住他,含笑問:“小兄弟,這兒到眉縣有多遠?”

賣貨郎人倒長得清秀,只是吃相有點不雅,這時已不再翹著二郎腿,乾脆蹲在條凳上,用筷子向西一指,搶著說:“到縣城還有五里地。你老兄如果想到眉塢去看看古蹟,便得向北走,還有十來里路程呢!”

一名村夫介面道:“眉塢有什麼古蹟可看?見鬼!點點大一座破土塢,敗落得只留下斷瓦頹垣,成了狐鼠之穴。不如走遠些,西至寶雞金臺觀,看看張大仙三豐所留下的仙蹟。這位活神仙曾在那兒假死三年,所留下的草書,讀書人叫做什麼狂草,據說很值得一看呢。”

秋華心中一動,定神向村夫打量。村夫年約四十上下,生了一張樸實健康的臉孔,看不出有任何異處,只是兩鬢豐茂,眼神凝實而已。

他淡淡一笑,信口問:“大叔,你知道張大仙目下在何處麼?”

村夫搖搖頭,笑道:“神仙無所不能,無所不在,朝遊東海暮蒼梧,袖裡乾坤包日月,凡夫俗子誰能知道神仙的事?”

“大叔談吐不俗,小可走了眼啦!如不見棄,兩位可否容小可移樽就教?”秋華含笑離座問。

“有何不可?客官請便。”村夫答,口氣相當託大。

秋華提著酒和酒碗,小店夥趕忙將菜送過。秋華告坐畢,先敬了兩村夫一碗酒,笑道:“小可姓吳請教兩位大叔貴姓?”

“小姓楊,名惠,是本寨的屯戶,六年前在西安本籍遷來,也算是本地人羅!”村夫笑答。

另一名村夫似乎有點靦腆,低下頭說:“小姓方,也是本寨人。”

“楊大叔,從斜谷口至漢中,有路可通麼?”秋華問。

“這……沒聽說過有人走那條路,足下要打聽,何不到城裡去設法?”

賣貨郎突然介面道:“吳客官如果想打聽斜谷道,城裡也沒有人知道,只有到城西南二十里的清水河旁,有一座孔公寨,那兒的敖大官人輕常入山行獵,而且地當斜谷關的入山要道,到他那兒打聽,保證可以得到確實的訊息。”

楊惠臉色微變,說:“孔公寨附近不許外地人逗留,吳爺千萬不可聽信這位貨郎的鬼話。”

賣貨郎哈哈大笑,笑完說:“孔公寨不許他人逗留,那可是你說的。我前天才到那兒做生意,賣了不少大姑娘閨女們用的胭脂花粉,敖家的兩位千金不但長得水蔥花朵兒似的,而且為人和氣萬分。小的難道不是外人麼?你未免太會造謠生事。”

楊惠哼了一聲,憤憤地說:“你是個買賣人,當然可以逗留,要是有人懷疑我的話不誠實,何不到城東萬家,問問十多天前從西安來的墾民?他們便會告訴你其中詳情,便知小可所言不虛了。”

鄰居棚中敞著衣襟的大漢離座走近,笑道:“呵呵!你們真是閒得無聊,在這兒便談起三四十里外別人的閒事是非,豈不有傷肝火?別吵啦!”

秋華是個有心人,他正要找事幹,但又怕旱天雷趕來找他,暗地盤算權衡利害,最後決定在眉縣不再管閒事,笑道:“不錯,咱們確是不必爭論是非,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大漢走近秋華身側,倚在桌旁流裡流氣地問:“兄臺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