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開玩笑,是真的!
楊博瞻的出現,鎮住了班裡的所有學生,雖然這些傢伙都是紈絝子弟,但他們並不傻,很清楚被開除的嚴重性。
國子監的一紙畢業書,能讓人獲得從八品、或者是八品官職,雖說是芝麻綠豆大的官兒,卻也是很多人做夢都求不來的。
如果沒有這張畢業證,就算你有著深厚的家族背景,也得從最低階的從九品幹起,在起點上就要略遜於監生。
在大漢帝國,官員每三年考評一次,得到各項全優的人會被獲准提拔,也就是說從九品芝麻官幹起,需要用六年的時間,才能升到從八品,這還得是在考評全優的情況下,萬一出點兒什麼岔子,就得再等三年。
如果遇到亂世,火線提拔的情況時有發生,幸運的話可以一年內連升幾級,可是現在國泰民安,官場也是多年未曾發生動盪,直接造成的情況便是官員多如狗,一個職位往往有幾雙、乃至十幾雙眼睛盯著,高一些的起點對這些想要當官的人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被國子監開除,就等於人生有了汙點,甚至比沒當過監生的人還要慘,人家只是起點低,而你得揹著這麼個汙點一輩子。上官提拔下屬的時候,一看你的檔案,上面寫著曾經被國子監開除,當然會優先考慮別人。就算你家裡的背景夠硬,也不可能在仕途上走的太遠,出相入閣更是連想都不要想,除非是皇帝的腦子壞掉了,絕不可能提拔這樣的人當丞相,皇帝也要臉,也怕被臣民們恥笑。
僅僅一上午的時間,就有六個不開眼的傢伙被開除,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很顯然是殺雞給猴看。
嚴格來說,六個人犯的錯都不大,無非是破壞課堂秩序、頂撞教諭等等,放在以前根本不算事兒。
可是誰讓他們裝到了槍口上呢,楊博瞻正要殺幾隻雞來震懾猴子們,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跳出來,不對你們下手都覺得不好意思。
雞被殺了,猴子們全都老實了。
雖然還不清楚這種情況能維持多久,但至少國子監的氛圍跟以前大不相同,監生們臉上的不可一世表情也少了很多。
對此,葉雲揚表示毫無壓力,他本來就不是紈絝子弟,要改的無非是逃課一項,不過因為自己有官職在身,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離開,同樣是毫無壓力。
端陽節到了,太學和國子監一年一度的大比正式拉開帷幕。
為了避免主場優勢和客場劣勢,每年的大比都是在聖廟廣場舉辦,聖廟會在這一天敞開大門,不但兩校的學生可以自由出入,老百姓也可以進來觀戰。
廣場上設下一座擂臺,兩校師生皆已到齊,場面很熱鬧。
太學剛剛被皇帝打壓過,大家都覺得必須拿下兩場的冠軍,才能揚眉吐氣,所以氣勢如虹,十六名選手全都是自信滿滿的樣子。
再看國子監這邊,為了不給皇家學院這塊金字招牌抹黑,楊博瞻多次給隊員們洗腦,要求他們為學校爭光。
光動嘴皮子當然不行,完全不符合國子監的土豪氣質,楊博瞻開出豐厚的獎賞條件,只要是能進入決賽圈的隊員,每人賞黃金百兩,拿到第三名賞三百兩,第二名五百兩,冠軍一千兩。
相比之下,太學這邊要寒酸的多,冠軍能拿到價值三百兩銀子的丹藥一瓶,至於亞軍、季軍,所謂的獎賞只能算是象徵性的。
有人肯定會問,同是皇家學院,一樣都是拿帝國的財政撥款,為什麼國子監是土豪,太學是窮**?
首先,二者的辦學宗旨不同,太學以培養棟樑為己任,在校生的數量比國子監多出十倍,人多消耗自然也就多,而且還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教諭、博士的數量要相應增加,教室、住宿等等也要增加,各種資源就顯得緊緊巴巴。
其次,太學完全是靠撥款過日子,在其他方面沒有任何進項。國子監不同,雖然也不收學費,但是架不住家長們個個土豪,經常以捐助為藉口送錢過來,無非是想讓自家孩子順利成為監生,光是這一項,每年就能收幾十萬兩銀子。
所以國子監從來就不缺錢,太學的永遠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擂臺兩邊搭建了簡易的棚子,秦巍率領太學的一幫人坐在東邊,楊博瞻和東方平泰坐在西邊。
為了確保公平公正,擔任總裁判的人來自聖廟,他緩步登上擂臺,高聲宣佈比賽開始。
比賽選手根據年齡不同分為兩個組別,二十歲以下的叫少年組,二十歲以上的是青年組,每組共計十六人,透過抽籤確定對手,兩兩對戰,勝利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