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經漢口領事法磊斯陪同謁見了張之洞,欲貸款參與修建粵漢鐵路。
張之洞拖延敷衍,最後以鐵路公司為商辦,官府不加干涉,把皮球踢給了陳文強。
陳文強對英法代表卻不假辭色,先是以上海“公審案”風波未平、民意洶洶為藉口加以拒絕,隨後他又把與德國人借貸的協議公之於眾,聲稱如有按此等優惠條件提供貸款者,他願積極加以考慮。
而上海發生的會審公堂案,這時候罷市罷工的一方,已經不只是起先的要求和條件,比如撤去滋事的主審官,撤懲撕打華官的巡捕房捕頭,向中國官廳公開道歉,並釋放黎黃氏和所有關押華人等等。而是要求英方對中國民眾死傷幾十人的事實進行賠償。以及由此罷工罷市所給商人和百姓造成的損失。罷工罷市的地區也明確縮小,直接針對公共租界的中區,也就是英美租界合併前的原英租界。
這樣的條件當然令一貫勢大傲慢的英國人所難以接受。而抵制地區的縮小卻意味著抵制的深入。英資經營的洋行、旅館、飯店等,中國僱員、連同打雜僕役紛紛辭職而去;懸掛英國國旗的船隻靠岸,沒有苦力前來搬運……抵英風潮變得更有針對性,甚至在向漢口、廣州等商埠蔓延。
而針對性的抵制也使公共租界內的美、比、荷、德、俄等國紛紛噤聲,以免惹火燒身。顯然,他們也看出來了,這場抵英運動的背後有著大勢力的支援。不僅是資金,更在上海灘有驚人的發動和影響力。若論後者。明面的旅滬華人公會和地下的興義堂肯定是其中翹楚,也肯定參與其中。
事件起初,英國駐華公使靠著強權,避開中國民眾被打死打傷多人的事實。竟向清政府提出索賠八萬兩銀子的要求。其提出賠償的理由,主要是在那一天老閘捕房遭到焚燬,幾戶英商遭到襲擊。現在,英國領事署不得不將肇事的法官德為門換下,由其他人代替擔任陪審官,並提出洋人的損失由工部局賠償,華人損失由清政府地方官撫卹。
但風波依然持續,中國人一方很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兒。而且,條件在繼續加碼。比如要求工部局同意成立華商公議會,增選七名華商董事,以參與公共租界治理;禁絕鴉*片入中。關閉公共租界煙*館。
英國人焦頭爛額,卻又不肯輕易低頭;中國民間的憤激情緒則不斷增加,蔓延擴大。在這樣的大形勢下,陳文強不僅拒絕英法的貸款,更變本加厲,以漢陽鐵廠為抵押。再向德國貸款賒機器,開始興建大冶煉鐵廠和開發湖南常耒錳礦。
德國資本大舉進入長江流域。令英國人感到驚慌,但趁虛而入的顯然不只德國一家。在國內遭到“托拉斯爆破手”羅斯福反壟斷打擊的美國資本,也看到了良機,再有陳文強透過查理宋和羅邁等人的暗示誘導,也紛紛打著民間財團的旗號前來武漢,在這“九省通衢”之地進行投資。
你上趕著來貸款,我還要挑挑選選,提出條件呢!陳文強借美壓德,借德壓美,這邊談判,那邊談判,終於以商辦商還的名義,成功地以優惠條款貸到了鐵路的第二筆款項。並呈准張之洞,以湖南馬鞍山煤礦為股本,吸收美德投資,開始興建中國最大的煤化工廠。
這樣一來,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傳統勢力範圍便被完全打破,甚至面臨著不降低條件,不放下身架,便會被逐漸擠出的危險。
民間資本,門戶開放,德、美兩方都有理由,都不正面觸犯英國,但卻實實在在地侵入了所謂的英國勢力範圍。追根究底,便是陳文強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英國人看清楚了,也意識到這股抵英風潮正是這傢伙在暗中支援,甚至是策劃的主腦。
“英國人正透過外交手段想迫使朝廷屈服,大人,您可要有所準備呀!”辜鴻銘不無顧慮地提醒道。
“嗯,本部堂既已讓文強放手去幹,自然會替他擔待壓力。”張之洞沉吟了一下,猜測著說道:“袁世凱似乎也在支援文強,提供了北洋武備學堂、山海關鐵路學堂的人才,京張鐵路的鋼軌和零件亦全採購於漢陽鐵廠,其他的,聽說在奏摺上也對文強頗多讚譽之詞。”
“袁世凱收攏人才還是很捨得下本錢的。”辜鴻銘想了想,說道:“文強倒是與很多大吏關係不錯,也確實給很多人的臉上增光添彩了。”
“他是個滑頭。”張之洞笑了起來,說道:“不過確實是難得的人才,若論辦洋務,國內無出其右者。盛宣懷若與他比,簡單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手段很厲害,非如此,確實也難以展開拳腳。”
“洋務嫻熟,這是人所公認。”辜鴻銘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