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戰事陷入對峙膠著,對袁世凱是極為不利的。首先是彈藥物資的供給,軍餉的籌措,北方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實業弱於南方,支撐不了太長時間;其次是東北這把懸著的劍,等到陳文強徹底穩定東北,便可揮師南下,直取京師;最後則是隆裕太后等滿族親貴態度的轉變,端方拿著太后諭旨四下聯絡,正組織反袁聯盟,錫良、增祺被重用,東北滿人得到善待,無疑更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禁衛軍,在京師似乎有死灰復燃的跡象。曹琨這個鎮萬不敢動,袁世凱手中可用的兵顯得捉襟見肘。
而這種疲弊之勢,很多外人都看得清楚明白。因為,袁世凱或者說是北洋系的財政支柱——交通銀行要倒了。
交通銀行創立時,正值清末年間,歷史變革的前夜,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萌芽出現在這個古老的封建國家,並在外國租界最多的上海快速發展。順應這一經濟發展的需要,由洋務派重臣——清朝郵傳部大臣上奏朝廷並經慈禧太后批准的一家官商合辦的銀行。
交通銀行於一九零八年正式成立。在這家官商合辦銀行中,官股佔四成,商股佔六成,總資本為一千萬兩白銀。它從建立伊始就以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商業銀行身份出現,經營模式可謂先進。
在當時,交通銀行是我國早期的大型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它在建立初期定位於為經營輪、路、電、郵四政往來服務的專業銀行,所以取名為交通銀行。
但交通銀行生不逢時,剛剛建立一年之久,便趕上了革命大爆發。論時間,論規模。論網點,它都不及合資銀行。發行的鈔票雖然也為官方認可,但時間尚短。只在北方數省得以流通。
而和談中止後,陳文強立刻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經濟攻勢。散佈謠言。使民眾恐慌;端方又在滿人王公中聯絡說服,前往交通銀行提取現銀者越來越多,終於出現了擠兌風潮。
有關交通銀行資金困難、濫發貨幣以充軍費的謠言四起,猶如一把野火燒遍整個市場。驚恐萬狀的存戶開始大量提取存款,擠提風潮迅速蔓延。以致京津的銀行前的交通嚴重堵塞,不得不召警察前來維持秩序。甚至在銀行營業時間結束以後,排隊提款的人龍也拒絕散去。
恐慌在持續擠提風潮蔓延到其他省份,。由於擔心局勢正在失控,交通銀行兩次發表宣告,對外僻謠。除了強調銀行有充足資金外,還請求袁氏的支援。
但民眾的恐慌已經無法抑制,擠提風潮只平息了數天。期間,部分大客戶陸續悄悄地取消賬戶。然後,擠提風潮再起。
交通銀行無力應付,在一天之內便失去近千萬元存款,三天之後不能不暫停營業。如果再沒有轉機,按照這樣繼續下去。銀行便無法償還債項,甚至到了破產的邊緣。
財政經濟如此惡劣,袁世凱想借外債也遭到了婉言拒絕。戰爭形勢不明。北洋軍並不如預期般取得大勝。在滿清尚未推翻時,臨時政府便早已有約在先,戰爭期間滿清政府所借外債、所籤協議一概不予承認。與北洋軍開戰,臨時政府又重新強調了一遍。這使列強都不敢輕易行動,以免借出的錢打了水漂。
難啊,真難啊!袁世凱撫著額頭,緊皺著眉。現在除非在戰場上取得大勝,否則用不了多長時間,北洋軍自己就會因彈藥缺乏、軍餉無著而自敗。
日本倒是表示了援助的願望。但條件很苛刻。而且,袁世凱不敢輕易答應。因為一旦走漏訊息。恐怕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臨時政府和陳文強的手段。老袁確實是心有餘悸的。甚至於遠在奉天被絞死的於衝之,以及沒收家產,家眷流放的嚴懲,他都以為是針對他和北洋集團的警告。
相比較之下,臨時政府卻似乎是遊刃有餘,各項建設專案不斷被公佈。光鐵路便有浙贛鐵路、津浦鐵路、滇桂鐵路、粵桂鐵路、荊安(荊州到西安)鐵路等開始進行籌劃、勘測,吸引了很多外資的關注。
工廠企業更是如雨後春筍,在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在裁撤厘卡的便利下,國內的工商實業家、海外的華僑紛紛建新廠或擴大經營規模,其中尤以遠離戰區且靠近沿海的廣東、廣西最受歡迎,其次則是湘、鄂兩省,因為有鐵路運輸,又值災荒,用人成本低廉,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而透過支援革命獲得臨時政府官方認定的目前唯一的貨幣發行者——合資銀行,終於一統南方,並在山東、東北等光復區得到了流通,實力已經遠超同儕,成為中國資本最雄厚、網點最多、影響最大的銀行。
如果我有這樣一家銀行,也能立於不敗之地。每想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