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設想,嘔心瀝血的作品,絕不是那些空洞而抽象,每到革命的關節眼上就要將其不厭其煩地重新解釋修改一遍的理論所能比擬的。
沒錯!這應該是暢想,應該是指導,革命,就是要象著作中所寫,不僅要打倒*的皇帝,還要摧毀各種封建的社會關係,如此由才能使國家走上富強之路。
相對於復興會專業分工的細密運作,剛剛成立的同盟會顯然是稚嬾的。聲勢不小,卻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成績來支援。而在復興會策動起義,打響商標的時候,他們正在群起而攻之,與立憲派的旗手之一——梁啟超,展開著一場大論戰。
歷史,究竟是憑藉什麼東西,才能真實的、完整的保留下來,而傳之久遠?你讀到的歷史又是怎樣的呢?
可能是口頭的傳說,那自然是可靠的碑碣,然而,事過境遷,添添去去,叫它完全保留當時當地和當事者的心情,也會有些困難吧?也可能是很久之後那些真正的大手筆,苦心孤詣的網羅舊聞,在別人雕成的本來樸質的石像上,進行不必要的打扮和堆砌,給它戴上大帽,穿上漂亮的衣服,登上高底靴子,使人們看來,再也不認識那座雕像;還是身臨其境,聽到的就是一支小曲兒,一支用笛子吹奏的小曲,而不是之後動員整體的樂隊,經過改編而複雜化了的交響樂?
這場歷史上持續時間很長,影響極為深遠的大論戰,到底留給後人的是思考,還是幾句短短的評述,或是簡單地以勝敗而論呢?
從結果來看,同盟會成立之前,北辰一派革命黨在留日學生中原本默默無聞、無人問津,這場論戰極大提升了革命黨的整體形象。透過與名滿天下的“言論界驕子”梁啟超過招,汪精衛、胡漢民等黨中秀才脫穎而出,革命黨從此不再被讀書人視為無知無識的市井遊民與幫會暴徒。以此而論,說革命黨是論戰的勝方,似為確論。
但從思想的深度來看,如果歷史沒有改變,一樁樁、一件件的歷史事實,又分明驗證了立憲派梁啟超們所言非虛,其先見之明、後判之準,實勝其論辯對手千百倍。
以此而論,百年前那場革命與立憲的大論戰,其歷史意義是頗為可疑的。有道是,真理愈辯愈明,但有些時候,卻也未必。有些辯論者並非把辯論當成相互學習、相互提高、相互理解、相互接近的機會,而是為了“統一思想”、黨同伐異,為了傷人感情、損人顏面,一味誇大分歧、激化矛盾,不惜以“投槍”“匕首”惡意傷人,不憚造謠中傷、汙言謾罵。如此辯論,則愈辯愈明的必不是真理,而是人與人、黨與黨之間的仇恨與敵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