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地出了一口氣,轉頭望著身後的山巒,深為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克服了這麼多困難而感到驕傲自豪。
與姚洪業、陳鏡清一番商議後,終因意見不合而沒有得出結果,秋瑾一氣之下,不告而別,自己去尋找革命軍,以竟心願。
從崖州出發,秋瑾過保亭,過五指山山區,終於來到了革命軍經常活動的瓊中縣。瓊中縣就是瓊中地區,正處於瓊州的中部,革命軍以此為基,忽東忽西,圍著白沙、屯昌、瓊海、儋州打轉,使瓊崖的數營清軍疲於奔命。而李準雖然煩惱,卻吸取了劉永滇的教訓,不分兵急進,只是往瓊崖、東方、儋州、瓊海增兵,非要等到四面合圍之勢形成,才大舉進剿,畢全功於一役。
遠遠地看到城頭上的復興會戰旗,秋瑾一陣激動過後,卻又慢下了腳步,犯起了躊躇。就這麼進城,就這麼找到革命軍,就這麼去投奔,好象,好象不是那麼容易吧?如果是一個男子也還罷了,參軍當兵很正常;自己一個女人,又沒人引薦,革命軍會收嗎?
這就看出復興會在發展擴充的特點了,國內緊、嚴,國外分會則很寬鬆。在國外,分會的地址差不多是公開的,又有公開的喉舌媒體,想找到很容易,想加入也不困難;在國內,那可都是秘密的,只有復興會的人來發展你,你想加入卻不得其門而入。
就象在商團、民團,很多復興會會員並不暴露身份,他們負責觀察,負責考驗,只有覺得合乎要求的才去接觸,再視情況來決定是否發展新會員。而象陳文強、萬福華等高層人物,根本不與普通會員打交道,普通會員也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身份。
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保密,即便在商團、民團中復興會會員暴露,陳文強和萬福華也能以失察搪塞,以復興會太狡猾,秘密滲透太厲害為藉口,把自己撇清。
所以,象秋瑾、姚洪業這樣想加入復興會的,最好的辦法便是去海外分會,比如東京、新加坡、河內等等,或者老實工作、積極進步,等復興會找到你的頭上。這樣做自然是沒有錯的,若是普通人都能輕易地找到復興會,那清廷的密探都是死人不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