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使臣到來,不可怠慢了他。忙吩咐扎住人馬,傳來使進帳。當下見營門外走進一個大將來,手捧國書,行到皇帝面前,行過禮,便道林丹汗使臣康喀爾拜虎,來此呈遞國書。大貝勒在旁,伸手接過國書來。呈上父皇閱覽。國書上面寫道:統四十萬眾蒙古主巴圖魯林丹汗,問水濱三萬人滿洲國主英明皇帝安守無恙耶。明與吾二國,仇綢也。聞自午年來,汝數苦明國。今年夏,我已親往明之廣寧,招撫其城,收其貢賦,倘汝兵往廣寧,吾將牽制汝。吾二人非有釁端也。但以吾已服之城,為汝所得,吾名安在?若不從吾言,則我二人是非,天必鑑之。先是二國使者,常相往來,因汝使臣謂不以禮相遇,吾兩人,遂不復聘。如以吾言為,汝其令前使來,復至我國。英明皇帝看了國書,一言不發。把這書遞給大貝勒,諸貝勒大臣一齊上來,一邊看著一邊連說,豈有此理,就中四貝勒忍耐不住,搶上前去,一把揪住那拜虎,拔下佩刀來,要割下他的鼻子。皇帝忙止住他,一面喚人把拜虎領出去,給他酒肉,好好看待;一面在帳中召集諸貝勒大臣,商量如何答覆。有的說把拜虎逐出,莫去理會他。有的說把蒙古管理的兵,都捉來割去耳機,教他回去,叫他知道我們的厲害。皇帝一概不贊成。這時皇子多爾袞,在皇帝身邊,搶著說道:“我看不如因利乘便,趁此和蒙古結交,不知父皇以為然否。”

正是:爭雄自古先懷遠經國由來重睦鄰欲知多爾袞計策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三回 馬上蛾眉英雄氣短 城中蠻觸疆吏何心

卻說皇子多爾袞說了要和蒙古趁勢結交的話,英明皇帝正中下懷,見他年紀小小,便有這個計謀,真所謂虎父無犬子。頓時笑逐顏開,多爾袞接著說道:“蒙古林丹汗,擁兵四十萬,雄視西北。我們如今正要奪取中原,何妨暫時利用他的兵力,和他結盟,合力攻打明朝。待得了明朝的天下,那時我們路近,他們路遠,中國的大好江山,不怕不歸我們掌握。”

多爾袞說到這裡,皇帝拍著他有脖子,說道:“小孩子主意倒不差。”

到了第二天,召拜虎進帳,把兩國結盟合力攻打明朝的話,對他說了。拜虎連聲說:“好好!”

當下斬了一頭白馬,一頭烏牛,對天立誓道:今滿洲八旗執政貝勒,與蒙古國五部落執政貝勒,蒙天地眷佑,俾合謀併力,與明修怨。如其與明釋舊憾,結和好。亦必合謀,然後許之。若滿洲渝盟,不偕喀爾貝勒合謀,先與明和好,皇天后土,其降之罰。若明欲與喀爾喀貝勒和好,密遣離間,貝勒等不以其言告我滿洲英明皇帝者。皇天厚土,亦降之罰。吾二國同踐盟言,天地佑之,其飲是酒,食是肉,二國執政貝勒,尚克永命,子孫百世,及於萬年,二國如一,共享太平。這也算是一個攻守同盟的誓約。英明皇帝一面打發拜虎回國,一面派人進關,探聽明朝的訊息。分派停當,便傳令登程,班師回盛京去。一日,在西偏殿上,和諸貝勒大臣,講究如何進窺中原的方法,忽承宣官上殿,奏稱今有探子探得明朝的訊息,在殿門外守候。皇帝命傳他上殿。那探子走上殿來,跪稱臣自奉旨進關,探得明朝的訊息,特回來奏明皇上知道。明朝自從楊鎬兵敗,熊廷弼出守遼瀋幾年來倒也佈置得頗周密,人民安泰,雞犬不驚,朝中拜張居正為相,整理朝綱,日有起色。那張宰相又派一個戚繼光,帶領大兵,駐紮蒙古邊境,刻刻提防,後來神宗光宗相繼晏駕,張居正又去世,嗣位的熹宗,用了一個太監魏忠賢擾亂朝政,廷中站滿了奸黨,貪贓弄權,終日想法開礦加稅,弄得天怒人怨。又是什麼東林黨宣昆黨,鬧得天昏地黑。宮裡又連著接發生梃擊紅丸的案件,這樣局面已經糟到萬分。又加上魏忠賢嫉忌熊廷弼,說他是東林黨人,把他革了職,換了一個袁應泰,按任遼東經略。皇帝聽到這裡,便拍手大笑道“朕因為這個熊蠻子,正愁沒法圖遼,如今他去了,這個袁蠻子,卻是一個文官,懂得什麼軍略。立刻傳令準備軍馬,剋期出發。不到幾天,進駐奉集堡。明守將李秉誠出城應戰,皇帝令左翼四旅兵,去和他廝殺令右翼四旅兵,去攻打黃山。四貝勒獨領一軍,殺向武靖營去,皇帝親統大軍進圖遼陽。一面約蒙古兵,在西北角上夾攻,打了十餘天,把瀋陽攻下,急進兵遼陽。這時明經略使袁應泰,統領大兵,在遼陽駐節,正擬調集諸軍赴援,忽聞瀋陽已陷,嚇得面無人色。忙令軍士沿城掘壕,沿壕環列火器,令總兵侯世祿姜弼梁仲善等,分陴固守另派一員勇將何廷魁,帶領五千人馬,在城外東北角馬鞍山上駐紮,這座馬鞍山,是進遼陽城的咽喉要道。何廷魁又是個有名的人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