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2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凱答應了一聲站起隨慶親王入裡間。慶親王也不讓坐,只嘆息說道:“方才新皇帝登殿受賀,你如何這樣大膽竟不隨班大禮,攝政王將我叫去,怒容滿面,先將我申斥了幾句,謂我何以看見大臣不行大禮,不當面奏知,著我下來,擬你不大敬之罪,這是你自作孽,我……可無法,救護你了。”

袁世凱一聽這話,頭上轟的一聲,攆去了真魂。不住連連請安說道:“我在當時,只顧著左右近侍,給從地上撿東西,就忘了行禮。實在一時疏忽,決非有意目無君上。望王爺代我轉奏攝政王,只說我是足疾甚重,起跪不靈,治以應得之罪,則感戴賢王之大德,永世不忘。”

慶親王皺著眉頭說:“這宗巧於掩飾的話,我如何敢說。要不爽性多求幾人幫忙或者許邀攝政王的恩眷。”

袁世凱一聽,遂說是是。此時,兩人從退堂裡間走出一看,見各部滿漢尚書,與外省各督扶,皆在那裡向恩眷最隆的重臣張子洞談話。大家見慶親王同袁世凱由後面出來,皆一齊站起,彼此略一謙遜又復落坐。慶親王遂向袁世凱送了一個眼色。袁世凱是個最精敏的人,如何不知。趕緊向張之洞面前施禮,口稱:“老前輩,請至裡邊,晚生有事相求。”

張子洞一聽,不知他有何事故,只可點頭起身。同袁世凱退入裡間。彼此略一謙遜,便即就坐。袁世凱未曾開口,先施一禮,然後把慶親王奉攝政王面諭,要擬定自己以大不敬之罪,望老前輩代晚生上去,求一求嗎。說罷,又連連請安。張之洞一聽,也皺了眉頭,望著袁世凱說道:“這是新皇帝第一次登基受群臣朝賀。你是軍機大臣,竟會忘了行禮,這真是非常之疏忽了,你讓我怎樣替你去求呢?”

袁世凱見問,又將託詞足疾忽犯,起跪不便的話向張子洞說出。張子洞不住搖頭道:“這話更沒有道理,還得另想法子。”

那時外屋也有人知道此事了,凡與袁世凱有交情的,都替他捏一把汗。那慶親王見張子洞總不出來,自想必是老頭子不肯擔這干係。說不得,只好自己走到裡面,替袁世凱去求。張子洞見慶親王走入,心裡方才有了主意。遂向慶親王說道:“慰廷這個亂子,闖的實在不小,若以大不敬擬罪,他的首領,還保得住嗎?這麼辦,我們多請幾位分作兩起上去只說軍機大臣袁世凱,一時足疾陡發起跪不便,實有應得之罪,惟念新皇帝登基大典,懇請從輕議擬,以示殊恩。或可屏去攝政王之怒氣,實在不行時,再上去幾位,說不了,替了多磕幾個頭吧。”

慶親王見張子洞已然應允,又代劃計策,連說很好很好。於是一同走出樓閣,約請幫忙。這時外邊坐的人,業已走去了多一半。只有幾位不相干的人,尚在那裡聽訊息。慶親王見外屋只有五六個人又都與袁世凱沒有什麼相干。凡親近有來往者,業已溜的沒了影兒但是此刻用人之際,說不上平時是否親近,也得約上一約。於是先向大家說:“諸位不要走現時有許多事情,須懇求大家,代袁慰廷到上面求一求情。”

語至此,便將前後說情,並將張子洞所定的辦法,述了一遍。大家一聽,自是不好推託。況且有慶親王香帥在前,當然擔不著不是,樂得虛作人情。於是幾個人,不約而同,起身答道:“是,是,唯王爺香帥之命是聽。”

這時袁世凱又向大家挨次請安施禮。於是慶親王同著張香帥二人一同出了軍機處到攝政王面前,代袁世凱求情。攝政王趁這個時候,便將光緒帝寫袁字杯子拿了出來,要照例施行。慶親王一見杯子底下光緒帝親筆御畫一個袁字,連忙說道:“這事恐怕行不得的。”

張子洞道:“此時若辦恐生他變,還請王爺慎重。”

攝政王的意思,命刑部將袁世凱以大不敬之罪,明正典刑,已慰大行皇帝之遺囑。經慶親王張子洞二人再勸說,謂正值新皇帝登基之時,若殺一大臣,頗不吉利。莫若只說他是足疾難勝軍機之任。著即開缺回籍養病,以示保全。一以示天恩之寬大,一以示警惕視君上之心,藉免反側事後造譏之機會,惟我王詳慎思之。攝政王一聽這話,低頭沉吟了一會道:“你們趕快下去,擬個上諭來我看。”

張子洞答應:“是,是。”

急急退至偏殿,親自提筆寫道:“上諭,軍機大臣袁世凱,足疾未痊,難任繁巨,著即開缺回籍調理,以示保全。欽此。”

寫畢自己暗暗又唸了一遍,又請慶親王瞧了瞧,便一齊上去,呈與攝政王觀看。攝政王接過一閱,便提筆在回籍二字上,又加了“迅速出京”四個字,遞給張子洞,二人趕緊退了出來,至軍機處發下。但是在張子洞退入偏殿擬這個上諭的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