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3 / 4)

小說:皇清秘史 作者:南方網

候,早有袁心腹在旁,所以慶親、張二人還沒回到軍機處時。袁世凱已得了確實訊息。他急急別了眾人,走出大廳。上諭一下,當時一班在朝滿漢大員,在軍機處的,個個嚇得戰戰兢兢的,不敢說話。至於袁世凱的同鄉,在京做官的,更是噤若寒蟬,並有好趨趣的都老爺出來奏參他,說他陰懷操莽之心,弄得當時京中滿城風雨。袁世凱得著開缺上諭,如逢赦詔。即行收拾行李,把京內所有什物,收拾得乾乾淨淨,裝得窮酸模樣,乘著京漢快車,竟回河南項城縣去了。正是:死生原有命得失寸心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一百二十四回 監國攝政前後參照 賣官鬻爵上下通行

話說攝政王帝澧,自把袁世凱開缺之後,算是報了光緒皇帝戊戌政變的十年大仇。次日就召開諸王公大臣,各軍機及親王等計議,用新皇名義,擬定應祝尊號,及監國攝政王授職大典禮制,並由軍機處頒發天下,籌備典禮,甚為隆重。加諡西太后為孝欽顯皇后,諡光緒帝為德宗景皇帝,以明年元旦為宣統元年。上皇太后徽號曰隆裕皇太后,嘉恩王公大臣,大赦天下。這攝政王授位禮節,是參照從前入關的親王多爾袞為監國攝政王的故典。禮部早已照舊抄錄擬奏,到登極典禮舉行。京中文武大臣朝賀已畢,接著過了兩個月,就是兩宮奉安的日期。這時隆裕皇太后監國攝政王及親王宮眷,滿朝文武大臣皆多旌旗蔽日,簇擁著皇太后金棺,出東花門,迤邐東行。攝政王載澧,騎馬前導。隆裕太后率領嗣皇帝及嬪妃們,乘輿後送,兩旁都是軍隊,警戒森嚴,炫耀威赫,向東陵進發。東陵距京約二百八十餘里,四面松柏蔥蓊。東臨遵化,西接薊縣,北倚喜峰口,南指玉田。四境阻塞。從馬蘭峪西關外口子門風水地東邊牆起,二十里至花子谷,為東西的寬度,再從馬蘭峪西南方大紅門風水地,南邊牆起,二十餘里,至與隆山的山場,為南北的長度;長寬相乘,可得四百餘方里這就是東陵風水地的面積。至於馬蘭峪縱橫兩條街,和旗號旗兵駐守的五個營房,從前也都是東陵範圍內的地域所以統統算起來,東陵轄下的面積,當在五百方里乃至五六百里之譜,北面長城,東西蜿蜓,作成天然界的屏障,境內燕山山脈,起伏環拱,又擺列成各種天然的寶山,又有水碧如油的多條小河,縱橫流灌,更添了無窮的風水。環四百里方圓,都築有邊牆,馬蘭峪的老百姓們,就叫作“風水圈”。圈外仍豎有紅牆一週。紅牆以外,才是老百姓民地。距咸豐帝的陵不遠,早已葬有四個陵寢,就是孝陵、景陵、裕陵、惠陵。西太后葬的地方名曰定陵。在普祥峪之東普陀峪,這兩宮陵寢葬費,連奉安時,一切開銷,數在三百萬以上。相傳監國攝政王鑑於國庫空虛財政支絀,曾擬節省糜費,無如那拉後的遺族,爭相擺場,也是無可奈何,只得虛撐這一場體面。幸國家統一,靠著各省解款,不至於弄得侷促罷了。如今再說隆裕太后隨靈到了東陵,下得輿來猛然抬頭,見對面山上,有兩個身穿洋服的人,拿著一隻方匣子,向她面前晃來晃去,疑是刺客。不覺嚇了一跳,趕忙躲避,一面忙命侍從趕緊上前孥護,當場訊問。才知是直隸總督端方差來的,特地攜帶照像盒來陵攝影。隆裕太后一聞此言,勃然大怒,連說好大膽的端方,竟敢這樣無禮,我非懲辦他不可禮畢回京。即命攝政王擬諭,將端方即行革職,拿解問罪。列位你猜隆裕太后,對於這事為什麼這樣嚴厲呢?其中有個原故,因為端方是攝政王姻親,有意給攝政王一個難題做。況且隆裕太后在西太后面前,伴侍已久,從前西太后一切把持政權,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在既然正位太后,自然也要學學那西太后故法無如有攝政王監國,是同輩督嫂。況且她的才幹手腕,究竟不如西太后靈敏,況且這時候正在預備立憲,民氣非常的高漲。欲一個女子專政,除非是英國女皇維也納轉世,方能支撐得住,其所可干政的,就是靠著西太后彌留的時候,一道遣詔,這道遺詔是怎麼說的呢且聽小子道來:“奉太皇太后懿旨,昨已降諭,以�親王為監國攝政王,稟承予之訓示處理國事,此後國政,即完全交付監國攝政王,若有重要之事,必須詢皇太后者,即有監國攝政王稟詢裁奪,欽此。”

列位試觀那道懿旨,就是這“若有重要之事稟詢皇太后者,即由監國攝政王稟詢裁奪”

有這幾句,所以隆裕太后對於端方一事情,要攝政王嚴格懲辦。然而攝政王是一個胸無成見的人,便從旁竭力解勸,說端方已是老臣,總須放寬一些為是。隆裕太后見攝政王如此求情,也無可再說,攝政王便把他罪從削減,定了個革職回籍的罪名。總算了案。端方革職之後,一班王公大臣,知道隆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