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道:“五爺整天喝酒,醉而不醒的,怎可辦這種細事,我想不如叫七爺去的好。”
()免費電子書下載
皇帝道“他們老哥兒倆,誰去都行。”
慈禧太后道:“皇上就不用管了,明天我把七爺傳進裘再說吧。”
皇帝退出。次日慈禧太后便傳�親王進宮,當面派為頤和園監修大臣。�親王便不推辭。當晚下了一道上諭,就派定了。�親王回到府中,就奏調海軍衙門總辦恩佑(字寶亭)充任監修常銘(字子清)、奎煥(字章甫)、聯奎(字星橋)、松梅(字文濤)、昆秀(字子巖)為監工員。�親王親自到萬壽山昆明湖等處查勘一回,又在山上住了半月,督催修造。這項大工程從光緒十五年修起,直修到十八年五月,才大工告成。�親王也不知費了許多心血。真是涓滴歸公,一塵不染。只有那奕匡、李蓮英、崇禮、恩佑這一班人,可都是滿載而歸,大得其法了。工程完竣之後,�親王奕匡領銜具奏,請皇太后臨幸頤和園。皇太后聞奏甚喜,諭令奕匡擇定吉日,率領皇帝后妃及各宮眷各府福晉格格命婦等,一律隨從遊園。又命軍機大臣六部九卿各堂官,翰詹科道各員司,亦隨同遊覽。正是:海軍經費從茲竭國本摧殘隱禍胎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
第九十三回 慈禧後遊覽頤和園 李蓮英值宿樂壽堂
話說慈禧太后擇定五月十五日遊覽頤和園。這一天辰刻,太后由宮內起身,出西華門穿御河橋,出西直門,沿途皆是新修的石徑,兩旁種著垂楊柳。路過駱駝脖兒,海淀扇子河,到了一個小村。遠遠望見一座高大牌樓,額上書寫“頤和園”三字,宮門外早有慶親王、奕匡率領王公大臣,文武各官,在門外跪接聖駕;宮內都是宮眷及各福晉格格命婦等跪迎。太后坐著亮轎,一直到了樂壽堂。此時皇帝、皇后已繞道先至殿前,扶太后下轎,眾宮眷們,只見太后身穿深黃|色賓紗敞衣,上繡淡藍色飛蝠各銜金壽字,淺綠色素絹,圍著脖子,二領紐上懸著十八粒珍珠手串,腕上帶著翠鐲子,手上戴著鑽石戒指,指上套著一對赤金鑲寶石指甲套,梳著兩把頭,兩耳戴著一對祖母綠墜子,頭上珠翠鑽石,插了許多光彩奪目。太后的容顏,打扮起來,更覺得不老反少了。太后下了轎,皇帝笑道:“請太后額娘,先行休息,然後傳膳。”
太后說道:“我現在有點餓了,先傳膳再遊覽罷了。”
李蓮英在旁連聲“喳、喳”的答應。太后走到殿閣中,登上寶座。恭王府大公主率領各福晉、格格等上前請安已畢。李蓮英奏到:“御膳備齊,請老佛爺的示,擺在什麼地方?”太后道“就在這兒吃吧。”
李蓮英答應著下去傳諭。不多一刻,宮女太監各手託黃漆盒,走上殿來。慶王府三格格等一樣一樣的呈遞上去太后愛吃蓮子,先用了一碗,便不吃了。笑著說道:“我不餓了,你們吃吧,我要去休息休息,等會子還要到湖邊上去溜達溜達呢!”
說著便站起身來,眾人齊聲稱喏。三格格遞上漱口水,大公主遞上手巾,太后洗臉漱口畢,慢慢走進裡間去。大公主跟著進來,將太后帶來的衣包開啟,取出衣服,請太后更衣。太后說道:“我不換了,我腰也覺酸,腿也覺僵想歇一會呢!”
大公主道:“老佛爺,今天累了,真得睡一覺才好呢!”
太后便向一張紫檀木雕龍的榻上躺下。大公主見太后躺好,忙給太后蓋上一床薄棉被,兩個宮女在床旁看守。大公主退下。那殿下的皇眷們都用膳已畢,皇后暫回宜芸館。大公主暫回養雲軒,其餘福晉格格、命婦等,都在東西殿上休息。時有三點多鐘,太監傳進信來,皇帝前來請安。各宮女紛紛到處送信,皇后及大公主等皆趕到。皇帝一直走進殿去,二格格奏道:“老祖宗現在歇覺,請皇帝暫坐。”
皇帝坐在八仙椅旁,大公主及皇后在東外間屏後閒談。眾宮眷都在殿外伺候,忽見三格格出來,向大公主說道:“老祖宗醒了,請皇帝、皇后、大公主一齊進套間。”
大公主便奏知皇帝,與皇后一同進去請安。皇帝向太后奏道:“太后額娘,今天勞累了,請明天再遊園吧。”
太后道:“我不累,今天先遊一次。”
遂命李蓮英去傳奕匡。李蓮英應聲而去。不多一刻,奕匡傳到,太后命皇后等退至屏後。太后升了寶座,皇帝侍立在側,奕匡跪在寶座前,叩頭請安畢,慈禧後命奕匡傳知:“徐桐、徐甫、陸潤癢、陸寶忠、孫毓汶、孫家鼐、翁同,榮祿、長萃、世鐸、奕謨、景善等隨從遊園。外邊人齊了,我就起駕。”
奕匡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