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
外面飄著鵝毛大雪。
大將軍府亦被白雪覆蓋。
某偏殿。
案前,呂布端然而坐。
對面,是一臉肅然的張遼和曹性。
“文遠,健之!”
指著案几上二本書冊,呂布說道:
“這二本書,記載了淬體一層至九層,和宗師境的完備功法,以及淬體藥材的使用方法!”
“回去後,結合以前的《淬體決》,好好修煉,早日成為大宗師!”
“需要的藥材,稍後,我會給你們!”
“謝師尊!”
張遼和曹性同時拱手,鄭重應道,隨即小心翼翼的收好這兩本書冊。
看了看兩人,呂布突然一笑,說道:
“雖說需要軍功兌換,但你們兩個,到底是我的親傳弟子,這些功法和必須資源,乃吾授之,倒不需軍功!”
“不過……!”
呂布語重心長的說道: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縱是爾等師尊,卻也不能太過厚此薄彼,所以,以後的功法和資源,還需要你們以軍功兌換,這一點,需牢記!”
的確,呂布要成立的,不是師徒關係的門派,而是以軍功至上的氣運王朝。
必須遵守原則,不能隨意破壞。
所以,哪怕他是張遼和曹性的師尊,也不能一意偏袒。
大宗師以後,想要獲取更高階的功法和資源,必須用軍功兌換。
相比他人,張遼和曹性已經領先了一大步。
畢竟,原幷州將領,即使想要得到淬體境界的功法和資源,也需要軍功兌換。
更別說宗師級的功法和資源了。
至於曹操,劉備等人,即使可先賒欠軍功,也絕不可能一口氣得到,淬體境至宗師境所有功法和資源。
軍功兌換功法和資源,必須嚴格執行。
一來,他手中資源有限,不可能無限制供應。
二來,沒有付出,焉得回報?
呂布不是慈善家,一味付出也不是長久之道。
當然,對自己的徒弟,到底還是不同。
所以,張遼和曹性二人,可以不用任何付出,無償得到大宗師以前的所有功法和資源。
……
建安八年年底。
漢獻帝劉協檄文天下,自稱無德,卸去天子之位,降為王。
檄文中,沒有提到禪讓一事。
因為,呂布不讓!
為什麼?
很簡單。
面對滿朝文武的不解的,呂布怡然道:
“天子,天之子也!”
“以往帝王,以天之子自稱,然,某與天齊,豈有自甘低下之理?”
“故,吾不是天子,更不需要他人禪讓!”
這是當然的。
無論是概念上的意義,還是實際身份,呂布都不可能當‘天子’!
氣運王朝一旦建立,將和世界相融,二者併為一體。
呂布這個氣運王朝的王者,也將和世界本源共生,榮辱與共,不分彼此。
所以,那個時候的呂布,說自己是‘天’,一點問題也沒有。
當然,僅限這個世界。
如此,他豈能自己降自己的級,好好的‘天’不當,去當勞什子‘天子’?
這些道理,滿朝文武暫時還不理解。
沒關係,呂布說什麼,照做就是了。
……
漢獻帝退位後,呂布沒有第一時間登基稱帝。
和凡俗世界的王朝不同,建立氣運王朝,需要一些列繁瑣手續,或者說程式。
無數信使騎士,自許都出發,向天下各地而起。
很快,駐守各地的太守、縣令等官員,以及都尉、縣尉等掌軍之人皆知。
六月,大將軍呂布,將於神都稱帝,建立新朝!
所謂的神都,就是許都。
是呂布改的名字。
各地官員當中,或許還有心存舊朝的人。
但那些駐軍之將,卻都是從幷州軍出來的,對呂布忠心耿耿,說是腦殘粉也不為過。
有他們在,沒有引起任何動亂。
同時,在駐軍將領的輔助下,各地官員,按照神都傳來的要求,開始建立‘氣運臺’。
所謂的‘氣運臺’,就是一個簡單的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