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各地匯聚本地百姓於‘氣運臺’下,恭祝新帝登基。
縣級‘氣運臺’,高寬皆為三丈。
郡級‘氣運臺’,高寬皆為十丈。
還有一些繁瑣的儀式,需要官員,軍隊和百姓舉行。
信使送來的資訊中,這些儀式有詳細的描述。
總之,剛剛翻年,各地都在建造‘氣運臺’,組織百姓,準備新帝登基儀式。
……
六月初一。
凌晨。
呂布身穿獸面吞天鎧甲,肩系火紅披風,騎著赤兔,在三百親衛和三千精騎的簇擁下,一路旗幟招展,向神都郊外行去。
出城十里,來到一處廣闊的平原。
此處,早已人山人海。
城內及周邊百姓,悉數聚齊。
二十萬精銳騎軍,列隊整齊,肅然佇立。
處於數百萬百姓和二十萬精銳騎軍中央,有一個長高寬皆達百丈的巨大高臺。
這個高臺,建造起來可不容易!
百丈是什麼概念?
換做後世,就是三百米,百層高樓那種高度!
想想就知道,建造這麼一個巨大無比的高臺,需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
沒辦法,這是和天下‘氣運臺’遙相呼應,接應王朝氣運的核心所在。
必須有!
在數百萬人的目視下,呂布一行人,來到高臺之下。
現場鴉雀無聲。
唯有賈詡,李儒,張遼,高順,郝萌,陳宮,曹操,郭嘉,荀彧,馬騰,公孫康,周瑜等數百文武官員,躬身下拜,禮請呂布登臺的動作。
下馬,右手一揚,將寬大長的血紅披風拋至身後,呂布大步向高臺方向邁去。
身後親衛和精騎,包括典韋、許褚、趙雲、孫策四大貼身護衛,以及拿著方天畫戟的馬超,上前牽住赤兔的龐德,尾隨的閻行,悉數停留在高臺下方。
這一次,他們沒有跟上去。
這是獨屬呂布一個人的地方,沒有人能和他並肩行走!
踏過一千二百九十六個紀元圓滿數臺階,呂布登上高臺。
佇立高臺,放眼四望。
低頭,二十萬精銳大軍和數百萬百姓的身影,落入眼簾。
抬頭,天空萬里無雲,晴朗如洗,遠處山河,如此多嬌。
這是我呂布忠心耿耿的精銳大軍。
這是我呂布統治的無數百姓子民。
這是我呂布波瀾壯闊的恢弘山河!
這一刻,呂布躊躇滿志,壯懷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