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2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不過,這件事情不是秦德所能掌控的,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祈禱李宏宇弱冠前與之訂親的人家不要出現,只要李宏宇弱冠後和秦月一成親那麼他可就什麼也不怕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六十六章 衣錦還鄉

十月初,山西太原府,清源縣。

上午,幾輛馬車在一群大漢的護送下進入了清源縣地界。

一輛行駛的馬車上,李宏宇與趙欣談笑風生,這次入京他並沒有跟兩個舅舅一起啟程,而是選擇跟趙欣先來太原府逛逛,然後再前往京城。

按照李宏宇的說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此想趁著趙欣這次回鄉祭祖的機會進行一番遊。

實際上,李宏宇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給趙欣助威,畢竟趙欣之前為他做了如此多的事情,他現在自然要投桃報李,前來個趙欣撐場面。

二來也是趁機拓展在北方的生意,尤其是跟遼東女真人之間的生意,只有這樣他才能派人打進女真人的內部,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說實話,趙欣並沒有想到李宏宇會跟著她一起來清源縣,畢竟這個時候大家都想著儘快趕赴京城備考,絕對不會在其他瑣事上浪費時間。

因此,對於李宏宇的這個決定趙欣感到非常開心,這意味著與會試相比她在李宏宇的心中更加重要,否則肯定會跟著兩個舅舅一同趕往京城。

趙欣是賭氣離開的清源縣,因此她本不願意回來省得看見不想看見的人生悶氣,但她又不得不回來一趟,除了考中鄉試亞元光宗耀祖外,更為重要的是解決她身份上的隱患。

雖然趙欣自幼被趙德義當成男孩來養,知道此事的人寥寥無幾,但她畢竟是女兒身,再加上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趙欣和趙德義要妥善處置早做應對,以免將來遇上什麼麻煩。

“趙兄,早就聽聞晉商富甲天下,而晉中更是晉商最為興旺之地,如今一路行來果然名不虛傳,市面之富庶遠勝他處。”談笑間,李宏宇笑著向趙欣說道,進入晉中地區後所經過的鄉鎮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山西是苦寒之地,晉商雖富但百姓貧苦,與人傑地靈、生活富庶的荊襄之地相比差之甚遠。”趙欣聞言微微一笑,掀開窗簾望向了路邊秋收後顯得有些荒涼的莊稼地,論地理環境山西自然比不上山清水秀的湖廣。

有一句話說得好,“湖廣熟天下足”,由此可見盛產稻米的湖廣在大明兩京十三省的重要地位,非山西這種偏遠地區所能比擬的。

李宏宇聞言笑了笑,趙欣說的很對,晉商雖然一個個富得流油是由於他們經商所致,而普通百姓們無法從中受益,生活水平與湖廣百姓相比要貧困許多。

晉商之所以崛起,是因為洪武皇帝制定的“開中制”政策。

所謂“開中”,也就是國家利用手中的食鹽專賣特權吸引商人納粟於邊,,支鹽於坐派之場,貨賣於限定地方。

大明立國後,洪武皇帝為了防衛蒙元殘部對中原的襲擾設立了九個軍鎮進行防禦,俗稱“九邊”。

由於九邊地處偏遠故而後勤補給困難重重,因此,洪武三年朝廷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幾大偏遠的邊關要塞輸送糧食,然後朝廷給與之價值相等的“鹽引”,使得其可以在指定的地區銷售食鹽。

不得不說,“開中制”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雖減輕了朝廷補給九邊的負擔,但卻損失了相當大份額的鹽稅。

晉商不僅壟斷了河東鹽池的鹽引,而且也對兩淮鹽道有所涉足,在鹽業生意上幾乎與徽商分庭抗禮。

沒過多久,當車隊來到經過一個小鎮的時候,幾名守在鎮口處的男子見狀連忙在領頭的小鬍子中年人的率領下迎了上去,攔住了車隊的去路。

“三爺,您可回來了!”小鬍子中年人詢問了車隊的隨從幾句後快步來到趙德義所乘坐的馬車前,興沖沖地向趙德義拱手行禮。

“你們怎麼來了,我這次回來可沒告訴任何人?”趙德義微笑著扶起了那名中年人,有些意外地問道。

雖然這次回來趙德義和趙欣可謂衣錦還鄉,不過趙德義並沒有張揚悄無聲息地回鄉,沿途的福祥號分號甚至都沒有得到訊息。

畢竟,趙德義不想讓外界認為他此次回來是來給家裡示威的,他現在無心福祥號裡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保護好趙欣。

說起來趙德義現在心中也頗為得意,不僅趙欣考中湖廣鄉試的亞元,李宏宇這個未來的姑爺還考上了湖廣鄉試的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