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保住開原和鐵嶺,那麼花再多的錢都值得。”李宏宇聞言神色嚴肅地說道,他並沒有透露他被萬皇帝下旨全權負責與林丹汗展開互市一事,涉及金錢上的事情很容易引發別人的非議。
“李巡撫,你是要親自去見林丹汗?”這時,汪可受終於意識到了一件事情,不無驚訝地望著李宏宇,要不然李宏宇豈會用替身在瀋陽城裡招搖過市?
“總督大人,此次能否說動林丹汗出兵事關重大,故而本官想要親自前去,這裡的事情還要有勞大人與周大人。”
李宏宇微微頷首,正色說道,如果他現在不以開原和鐵嶺為藉口去見林丹汗的話那麼以後肯定就沒有這個機會了,畢竟他是堂堂的遼東巡撫不宜以身犯險。
“李巡撫,這可萬萬不可,倘若蒙古人起了什麼歹意你可就要凶多吉少了。”
周永春聞言連忙開口反對,讓遼東巡撫前去察漢浩特,這簡直就是瘋了,要知道遼東的戰局需要李宏宇來坐鎮,有一些事情必須要他來拿主意,別人無法代勞。
“周大人,林丹汗是一個聰明人,一心想著中興蒙古汗國,因此他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得罪大明,否則這可不是明智之舉。”
李宏宇清楚周永春的擔心,於是微笑著解釋道,“況且現在大戰剛剛結束,建奴處於休整時期,在六月中旬以前應該不會在爆發大的戰事,本官相信他們在先前的大戰中肯定也有頗多傷亡,而建奴人數有限肯定要等部隊恢復元氣後才能開展進攻。”
“再者說了,遼東現在缺兵少將,就算建奴有所異動本官除了坐視外還能做些什麼?”說著,李宏宇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因此,本官的當務之急是找來援軍,以解開原和鐵嶺之危!”
“李巡撫,本官知道你心繫遼東戰局,可你是統帥不能離開遼東。”
見李宏宇好像已經打定了主意,周永春心中頓時大吃了一驚,連忙沉聲說道,“要不然這樣,本官去一趟察漢浩特,一定把蒙古兵請來。”
“周大人,你的好意本官心領了,此去察漢浩特路程遙遠,你已經年近半百而本官年輕力壯,豈可讓你代勞?”
李宏宇笑著擺了擺手,然後望向了汪可受,“總督大人,本官初出茅廬對軍政事務一知半解,故而由本官去最為合適,這裡需要諸位大人。”
“李巡撫,這件事情你是否已經決定了?”汪可受的盯著李宏宇望了一會兒,然後不動聲色地問道,臉上的神色顯得異常嚴肅。
顯而易見,作為遼東明軍的最高統帥,李宏宇決定的事情無人能夠更改。
“總督大人,本官心意已決,這是本官目前唯一能給開原和鐵嶺百姓做的事情。”李宏宇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除了要去見林丹汗外他實在沒辦法坐視開原和鐵嶺的百姓喪生於後金軍的屠刀下。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祝李巡撫馬到功成,儘快返回遼東。”汪可受聞言心中頓時暗自嘆了一口氣,隨後沉聲說道。
周永春聞言嘴角蠕動了一下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沒能說出口,把到了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如今總督和巡撫已經做出了決定,那麼他這個副經略唯有接受的份兒,心中暗自給李宏宇祈禱,希望李宏宇能安然返回。(未完待續。。)
第兩百六十六章 出關
幾天後,廣寧城。
廣寧城是明朝九邊重鎮之一的遼東鎮所在地,李成梁曾經擔任遼東總兵時曾帶兵駐紮於此,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勳故而在城裡給他修了一座石牌坊。
值得一提的是,廣寧城西面就是蒙古察哈爾部的地盤,雙方互市的場所就在廣寧城外的鎮上。
李宏宇要想去見林丹汗,自然選擇從廣寧城附近的長城關口出關,這是最近同時也是最安全的一條道路。
這天上午,數十名身穿明軍服飾的騎兵唿嘯著奔至了廣寧成附近的長城關口,一名騎士把手裡的令箭向把守關口城門的守軍士兵揮了一下,守軍士兵立刻放行,那些騎兵過了長城,風馳電掣地消失在了遠處的草原上。
“老哥,從服飾上看他們好像李老將軍的遼東鐵騎。”望著那群騎兵的背影,一名守關的年輕士兵有些驚訝地說道。
他口中的“李老將軍”指的是曾經駐紮在廣寧的李成梁,自從李成梁調走後遼東鐵騎很少出現在廣寧地區。
“如今咱們跟建奴在遼東打得昏天黑地,如果蒙古人從背後捅上一刀的話咱們可就要吃了大虧。”另外一名年長士兵皺了皺眉頭,壓低了音量說道,“看來,朝廷是想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