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2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此期間穩住蒙古人,不讓他們染指咱們的地界。”

“老哥,你說咱們官軍四十多萬人,是朝廷從全國調來的精銳,咋會被小小的建奴給打敗了呢?”年輕士兵聞言心有餘悸地小聲說道,“聽說不到七天進剿的三路官軍就被建奴給滅了,剩下的一路官軍聞風而逃。”

“輕敵了唄。你別看官府宣稱有四十多萬人,這只不過是一個向建奴施加壓力的戰前的宣揚罷了,遼東地處偏遠,乃又是苦寒之地,朝廷能從全國調來十萬兵馬就已經非常不容易。”

年長士兵的臉上頓時閃過一絲不屑的神色,“如果李老將軍還在的話,建奴早就被滅了,哪裡輪得到他們如此囂張!”

“聽說咱們的新任巡撫也挺厲害,一來就在鴉鵲關打了一場大捷,滅了建奴一萬多人。”年輕士兵聞言連連點著頭,對年長士兵的話深以為然,隨後有些興奮地說道,“說不定他能滅了建奴。”

“拉倒吧,什麼大捷?不過是官府用來找回臉面的宣揚罷了!”

年長士兵冷笑了一聲,低聲解釋道,“鴉鵲關駐紮的肯定是上次的敗兵,士氣正低落,豈會與建奴爆發如此大的戰事?難道你認為一個對兵事一竅不通的書生能打那麼大的一場勝仗?”

“老哥,朝廷的援兵到來前建奴不會打到咱們這裡吧?”年輕士兵臉色頓時就是一變,知道年長士兵口中的“書生”指的是新科狀元出身的遼東巡撫,他認為年長士兵的話說得在理,於是不無緊張地問道。

“建奴雖然厲害但畢竟人少,又不善攻城,要想打到咱們這裡談何容易。”年長士兵聞言搖了搖頭,安慰年輕士兵了一句,隨後望向了長城外草原的方向,不無擔憂地說道,“希望蒙古人不要趁亂髮難才好。”

年長士兵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大明與蒙古人在邊境上一直打打和和,如今廣寧城的兵力幾乎被李宏宇抽調一空被李光榮帶去了鴉鵲關,一旦蒙古人動了什麼心思的話廣寧守軍根本就沒辦法應對。

實際上,即便李宏宇不從廣寧城抽調兵力,廣寧城也會被蒙古人攻佔。

據史料記載,林丹汗在六月份後金進攻開原的時候派察哈爾部和內喀爾喀部的蒙古軍隊攻佔了廣寧城。

後來派人前去議和,與林丹汗達成了協議後林丹汗才從廣寧城退兵,並且答應大明協防廣寧城,大明為此每年要向林丹汗贈送金銀財物。

林丹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廣寧是蒙古與大明互市的場所,一旦被他或者後金佔據後將無法跟大明互市,這對林丹汗的財政將是一個重大打擊,他還指望著透過與大明互市來獲得資金。

李宏宇此次前往察漢浩特,既是為了爭取蒙古援兵,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蒙古出兵廣寧城,畢竟他已經把廣寧的守軍調走了大部分,一旦廣寧失守那麼他難免要受到波及。

那兩名議論著遼東局勢的守關士兵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被兩人輕視的“文弱書生”、大明遼東巡撫就在剛才從兩人面前唿嘯而過的騎兵中,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宏宇會在這個時候出關。

疾馳的騎兵中,一身士兵裝扮的李宏宇位於佇列的中前方,這個位置既可以受到良好的保護又不用吃太多的塵土。

其實,李宏宇挺想一馬當前在前面領隊,不過他受到了滿桂的強烈反對,要知道出了長城就是蒙古人的地盤,因此領頭的騎兵很容易發生莫名成為沿途對大明懷有敵意蒙古人的攻擊的物件。

林丹汗的汗庭所在地察漢浩特,在內喀爾喀五部之一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

萬三十二年,年僅十三歲的林丹汗繼承了蒙古帝國大汗的汗位,設察漢浩特為汗庭。

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鞏固汗權,林丹汗以察哈爾部為基礎進行擴張,在直接控制了內喀爾喀五部的同時,也開始遙控蒙古其他各部。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汗執政前期其勢力還十分強大,漠北的喀爾喀三部以及漠南諸部的首領會定期前往察漢浩特朝見林丹汗,並與大汗共同商討政務大事,參加大汗舉行的宴會、圍獵等活動。

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按照圖們札薩克圖汗**約束諸鄂托克,並定期向林丹汗朝貢獻物

不過,後來林丹汗由藏傳佛教的黃教改信藏傳佛教的紅教,這使得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漠南右翼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與林丹汗逐漸有所疏遠。

十六世紀初,漠南蒙古各部經過聯合形成六大部落集團,並分為左、右翼。

其中,左翼蒙古由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等部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