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3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稅監,不過沒幾年崇禎皇帝又重新啟用宦官當監軍和稅監,其中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崇禎皇帝是在用宦官制衡文官。

說起來也可笑,當年崇禎皇帝在東林黨的影響下對宦官可謂深惡痛絕,差一點就殺了魏忠賢。

可結果崇禎皇帝卻不得不啟用被其先前看不上的宦官做事,而且臨死前幾天還讓人收殮了魏忠賢的屍骨,真是令人感到無比唏噓。

“巡撫大人,下官贊同楊經略和陳巡按所言,杜松和馬林罪無可恕。”

陳王庭猶豫了一下,然後鄭重其事地向李宏宇說道,身為監軍他難辭其咎,雖然萬皇帝現在並沒有降罪於他,但很顯然他會被朝堂上的官員彈劾,為此只要來推卸責任。

“諸位大人,杜松和馬林固然有罪,但短短五日內我三路大軍盡墨,這可絕非兩人之責。”

聽了陳王庭的話後,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然後抬頭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神色嚴肅地說道,“固然,此次戰敗因素眾多,但有三點在本巡撫看來至關重要。”

“遼事之錯,不料彼之情形,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進止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排程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

說著,李宏宇面色一沉,冷冷地說道,“有此三誤,我軍談何言勝?”

聽聞此言,現場眾人皆大驚失色,萬萬沒想到李宏宇的言辭竟然如此犀利,不僅指出楊鎬的罪責,而且還譴責了朝廷催戰的官員,連並著把遼東的軍事指揮系統一起給抨擊了。

楊鎬的臉色剎那間變得非常難看,李宏宇口中的“經略”顯然指的是他,而且李宏宇所列的這三點都於他有關。

首先,楊鎬沒有弄清楚後金軍的兵力分佈,也不知道後金軍的優缺點,這使得明軍在面對後金軍的騎兵和步兵時處於劣勢。

其次,楊鎬沒能頂住來自朝廷眾臣的壓力,不得不提前發動對後金的作戰,導致天氣對明軍極為不利。

最後,楊鎬雖然制定了四路會攻的作戰計劃,但是沒有詳細地安排各路行軍的路線和時間,而且打仗後指揮不暢,以至於讓後金軍抓到了機會。

據傳,當時杜松反對在冬春之際出兵,認為等到冰雪消融出征才是良策,結果被楊鎬用尚方劍逼著出戰。

雖然楊鎬的四路會攻從戰術而言並沒有過錯,是剿滅後金的一個好戰法,否則朝廷也不會批准他的作戰方案。

可楊鎬錯就錯在了選擇了錯誤的時間出徵,既沒有探明敵情,又沒能整編部隊,再加上該死的風雪天氣,導致三路大軍慘敗的結局,身為遼東經略他自然是難辭其咎了。

“果然不愧為新科狀元!”

當現場眾人面面相覷的時候,周永春心中不由得暗自讚道,怪不得萬皇帝會派李宏宇來遼東當巡撫了,李宏宇一針見血地就點出了明軍薩爾滸之戰失敗的原因。

確實,薩爾滸之戰的失敗楊鎬這個經略要承擔主要的責任,身為遼東統帥其未能掌控全域性已然是失職。

“楊大人,本官雖然言辭過激但對大人絕無私人恩怨。”

沉默中,李宏宇打破了現場的平靜,站起身向臉色難看的楊鎬一躬身,拱手說道,“楊大人也是心繫朝廷,想要儘快剿滅建州叛逆,然天時地利皆不利我,遼東的軍隊又來自大江南北彼此間交流不暢,失了人和,不要說大人,就是朝中任何一個大人前來此次也必敗無疑。”

“然,大人是遼東經略,遼東官軍的統帥,勝負榮辱繫於一身,故而此次大敗之責必由大人來承擔。”

說著,李宏宇忽然語峰一轉,鄭重其事地說道,“依本官來看,薩爾滸之戰的敗因不在遼東而在京城,如果大明國庫充盈那麼大人也不會匆促出戰,故而此敗的罪魁禍首是軍餉不足,這與大人無關,非大人考慮之事。”

“謝巡撫大人。”

楊鎬聞言臉色頓時變得緩和,他先前還以為言辭犀利的李宏宇是想要落井下石定了他的罪名,到頭來原來是在給他開脫,這使得他的心情頓時變得無比複雜,隨即起身向李宏宇拱手回禮,言語中顯得有些激動。

此時此刻,楊鎬很清楚,一旦薩爾滸之戰失利的訊息傳回京城他肯定會遭到無數官員彈劾,李宏宇身為新任遼東巡撫如果能幫他說一句公道話的話,那麼他的命運將發生轉變。

現場的遼東官員們也紛紛鬆了一口氣,搞了半天李宏宇並沒有要追究兵敗責任的意思,這使得大家暗自感到安心。

周永春暗暗頷首,看來他先前確實是輕視了李宏宇,別看李宏宇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