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使得眾人對李宏宇是敬畏有加,李宏宇並沒有找人來背鍋,而是將扛起了從鐵嶺撤軍的罪責,這種有擔當和魄力的統帥肯定受到將士們的尊敬和喜愛。
與此同時,京城。
“皇上,遼東送來急報,建奴避開了李將軍率領的官軍,從赫圖阿拉遷都到了開原,李巡撫兵力不足唯有撤出鐵嶺。”
萬皇帝正與鄭貴妃、壽寧公主、朱婉婷在後花園裡賞花避暑,兵部尚書黃嘉善拿著一份急報趕了過來,躬身稟報道。
“哦?”萬皇帝聞言不由得面露驚訝的神色,隨後不由得笑了起來,向黃嘉善說道,“這個李巡撫還真是給朕出了口氣,竟逼得建奴連老巢也不要了。”
一直緊張地聆聽著戰報的朱婉婷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她還以為李宏宇出什麼事了,沒成想努爾哈赤竟然被李宏宇逼得遷都了。
“皇上,鐵嶺乃遼東軍事重鎮,李巡撫就這麼放棄了恐怕有些不妥,會引發外界對其的非議。”黃嘉善見萬皇帝心情舒暢,遲疑了一下後說道,言外之意是李宏宇這樣做有不戰而逃的意味。
“非議?”萬皇帝聞言頓時面色一沉,冷冷地望著黃嘉善說道,“李巡撫堅守鐵嶺到最後,難道要他跟鐵嶺共存亡?”
“如果不是李巡撫及時調來了葉赫部和蒙古人,鐵嶺早就被建奴攻下,李巡撫在援兵未至的情形下已經逼得建奴遷都,還要讓他如何做?”
說著,萬皇帝冷笑了一聲,“如果有人非議李巡撫,認為李巡撫在遼東做的不好,那麼朕不介意讓其到遼東走一遭,與建奴打打交道!“
黃嘉善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一絲尷尬的神色,雖然他知道萬皇帝會袒護李宏宇但沒想到會袒護到這個地步,顯而易見以萬皇帝的脾氣真的會把那些膽敢以從事做文章彈劾李宏宇的人調去遼東。
朱婉婷的嘴角則流露出一絲笑意,她原本還擔心李宏宇放棄鐵嶺後會有什麼麻煩,不過從萬皇帝的態度上知道李宏宇這次是安然過關,很顯然萬皇帝認為李宏宇沒有做錯。
“傳旨,李巡撫從建奴刀口下救出鐵嶺和開原百姓,又攻下了建奴老巢赫圖阿拉,有功於社稷,特賞銀千兩。”
萬皇帝見黃嘉善沉默不語,於是想了想後向一旁的內侍下達了詔令,“另,李巡撫兼鴻臚寺右少卿!”
鴻臚寺右少卿是從五品的官職,萬皇帝為了避免以後有人找李宏宇的“後賬”,不僅肯定了李宏宇撤離鐵嶺之舉,而且還給李宏宇升了官。
顯而易見,鴻臚寺右少卿是李宏宇的加銜,也就是說只享受鴻臚寺右少卿的官場待遇而不用在鴻臚寺去任職,是一個虛職。
如果是實職的是,那麼萬皇帝會說“兼掌”或者“兼任”,會在“兼”字後面帶上一個動詞,表明其有行事的權力。
單單一個“兼”字的話,則意味著是加銜,為了提高獲得此加銜的官員官場官階和待遇而已。
“皇上,雖然建奴遷都,但並不知道其是否放棄赫圖阿拉,現在宣佈李巡撫攻下了赫圖阿拉是不是為時尚早?”
黃嘉善聞言吃了一驚,連忙開口說道,畢竟現在明軍還未攻克赫圖阿拉,如果努爾哈赤遷都是誘敵之計,把李如柏率領的明軍引進包圍圈一網打盡,那麼屆時萬皇帝和明廷的顏面何在。
畢竟,數月前遼東三路明軍短短五天就被後金軍擊潰的事情還在目,在黃嘉善等朝中大臣看來後金軍有能力擊潰李如柏率領的明軍。
“哼,努爾哈赤如果想打這一仗的話就不會遷都了,這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萬皇帝知道黃嘉善的意思,冷笑了一聲說道,“朕知道你們質疑李巡撫在鐵嶺一戰中的俘敵數,認為李巡撫虛報戰功,朕已經御準了李巡撫與建奴交換俘虜的奏請,你們商議一下看派誰去監察換俘事宜。”
“臣遵旨。”黃嘉善心中不由得苦笑一聲,躬身答道,看來萬皇帝對李宏宇頗為信任,否則不會讓朝臣們商議前去遼東監察換俘事宜的人選。
鐵嶺之戰的奏捷公文送到京城後,京城百姓歡唿雀躍,不過朝中不少大臣認為李宏宇虛報了軍功。
這也怨不得那些大臣懷疑,就在數月前楊鎬率領的十餘萬明軍精銳在薩爾滸被後金軍打得大敗而歸,損失慘重。
結果李宏宇抵達遼東後不久,面對著缺兵少將的局面竟然一轉眼間就神奇地在鐵嶺擊潰了五萬後金軍,並且俘敵七千餘,著實令人難以想象。
尤其是打了鐵嶺一戰的主力竟然是女真葉赫部和蒙古外喀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