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2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喀部,更令朝中的大臣表示懷疑,什麼時候女真人和蒙古人開始給大明賣命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給兵部的奏報是殲敵兩萬,俘虜七千,不過由於上一次的“鴉鵲關大捷”殲敵已經是“四萬”,故而兵部的人大筆一揮,把殲敵數改為了“五萬”,怎麼得也要比鴉鵲關殲敵數多,這樣才能鼓舞百姓計程車氣。

對於鐵嶺一役究竟殲滅多少後金軍,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楚,很顯然後金軍對外宣佈時會減小傷亡,而明軍對外宣傳時會誇大。

不過,在戰場上有一點是很難作假的,那就是俘虜敵軍的人數,除非李宏宇抓來一些遼東的百姓濫竽充數,否則絕對不會在俘虜人數上做文章。

朝廷之所以要派員前去監督遼東的換俘事宜,主要目的就是檢視那些俘虜是否是後金士兵,有無濫竽充數的嫌疑,只有確認俘虜數真實無誤後朝廷才能正式對鐵嶺大捷的有功人員進行封賞,其次才是監督換俘的過程。(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四章 遼東經略

七月底,以代善和皇太極為首的後金軍前鋒抵近鐵嶺,在鐵嶺坐鎮的李宏宇當機立斷,下令惶惶不安的鐵嶺守軍撤向瀋陽。

臨走之前,李宏宇把一封信留在了鐵嶺總兵府會客大廳的桌子上,信自然是寫給努爾哈赤的。

李宏宇在信裡告訴努爾哈赤,開原和鐵嶺暫借努爾哈赤,兩年之內他必定收回開原和鐵嶺,讓努爾哈赤好好享受這一年的美好時光。

這封信先是落在了代善和皇太極的手裡,兩人自然將其送給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看完信後眉關緊鎖,神色顯得異常凝重。

幾個月前杜度手下的參領阿奇格在鴉鵲關前被突然出擊的遼東鐵騎滅了後,回到赫圖阿拉時曾經帶給努爾哈赤一個口信,說會拿下赫圖阿拉。

如今,努爾哈赤迫於形勢不得不放棄赫圖阿拉遷都開原,將赫圖阿拉拱手送給了明軍,這使得努爾哈赤對李宏宇感到十分忌憚。

與大明的其他官員不同,李宏宇不僅有著很高的軍事造詣,而且還善於與人打交道,並沒有輕視女真人和蒙古人,使得葉赫部和蒙古人給他賣命,打贏了鐵嶺之戰,進而一舉扭轉了明軍在遼東的不利局面。

努爾哈赤最怕的自然是與李宏宇這種以攻代守的明軍統帥打持久戰了,很顯然如此一來會壓縮後金的生存空間,並且逐漸透過戰爭削弱後金的力量。

因此,為了避免受到李宏宇的壓制,努爾哈赤唯有向北發展,吞併包括蒙古人在內的更多少數民族部族來擴充實力。

其實,李宏宇本想一把火燒了鐵嶺城,這樣對明軍最為有利,使得後金軍不得不聚集在開原。

不過鐵嶺與赫圖阿拉不一樣,鐵嶺是大明治下的城池李宏宇燒了它後肯定會惹來不少麻煩,不僅有畏敵避戰的嫌疑,而且無法向鐵嶺城的百姓交代,百姓們可還想著有朝一日重返家園。

八月初,李宏宇和汪可受、周永春等瀋陽城的文武大員出城,迎接遼東經略熊廷弼,遼東明軍的最高統帥。

“李巡撫,遼東能有如此安穩之局面,你功不可沒呀!”熊廷弼與迎接的眾位官員寒暄了一番後,笑著向李宏宇說道,對自己的這位小老鄉是讚不絕口。

原本,熊廷弼以為隨著薩爾滸之戰結束以及開原的淪陷,遼東地區的百姓會人心惶惶,出現一股逃難潮。

可隨著李宏宇接連打了鴉鵲關和鐵嶺兩場大捷,尤其是鐵嶺之戰的勝利,使得遼東的市面被巡撫安撫了下來,百姓們並沒有出現恐慌,這大大出乎了熊廷弼的預料。

不僅如此,離開京城的時候,楚黨的吳亮嗣和黃彥士,以及東林黨的楊漣這些湖廣籍貫的朝廷高官對李宏宇青睞有加,無比器重,令熊廷弼也對這位年輕的大明狀元充滿了好奇。

“經略大人謬讚了,是遼東同僚和將士上下一心,同心協力才換來今日之局面。”李宏宇聞言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神色謙恭地回答。

“熊大人,城裡已經準備好了接風宴,請。”汪可受見李宏宇表現得十分謙遜,臉上流露出讚許的神色,向熊廷弼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將其請進了城裡。

由於熊廷弼是朝廷派來遼東的最高統帥,故而瀋陽城裡萬人空巷,百姓們都湧到路邊看熱鬧,現場一派喧鬧。

其實,李宏宇從鐵嶺城撤回瀋陽城時,街面上歡迎的人群比現在還要熱鬧,由於上次進城的是李宏宇的替身,故而大家都想目睹一下接連打了兩場大勝的遼東巡撫真容,想知道大明最年輕的新科狀元長什麼樣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