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可攻,退可守。
李琿對此是暗暗著急,原本朝鮮官場就主張對後金主戰但被他給壓了下去,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政策,以此自保,坐視大明與後金交戰。
如今大明使臣坐鎮漢城李琿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主戰的聲音在朝鮮官場發酵。
處理了姜弘立和金景瑞等降將的事情後,李宏宇和趙欣就忙著在漢城開設武舉考試,選拔將來組建的朝鮮軍團的軍官。
這次武舉考試雖然是在漢城舉行,而且招收的也都是朝鮮人,不過卻是天啟皇帝下的聖旨開設的恩科,透過考試的人員將獲得大明的武舉功名。
武舉的訊息一驚傳出,立刻在漢城地區掀起了軒然大波,按照天啟皇帝的聖旨,此次武舉恩科的人員名額,兩班貴族子弟和平民子弟各自一半。
那些平民子弟對此是充滿了憧憬,一旦獲得武舉功名他們將飛上枝頭變鳳凰,成為新的兩班貴族。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兩班貴族子弟並不單單指的是嫡子,也包括數量眾多的庶子,而按照朝鮮的從母法只有嫡子才能繼承兩班貴族的身份,而庶子與奴僕無異。
這使得漢城兩班貴族的那些庶子們為此是欣喜若狂,紛紛踴躍參與考核,都想借此出人頭地。
大明講究的是血緣關係,無論嫡子和庶子都是家族的一份子,而且通常庶子也會在分家的時候得到一份財產。
可朝鮮王國不同,朝鮮王國的嫡庶差別極為嚴格,不同階級的男女不能結為夫妻,而階級較低的男性若娶階級較高的女性為妻是犯了誘拐之罪,該段婚姻亦無效。
倘若階級較低的女性若要與階級較高的男性結合,那麼一般只能作妾而不能作妻,正妻死後亦不能扶正,只有極少數例外。
例如,朝鮮史上“四大妖女”之一的鄭蘭貞是小妾出身,當其丈夫的正室死後,好不容易從使得當時的文定王后准許她升為正妻,封為了一品貞敬夫人。
鄭蘭貞之所以千方百計地想要成為正妻,是因為朝鮮王國有著從高麗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從母法”,即子女繼承母親的社會階層,只有王族或宗室子女例外。
這也是為何在朝鮮王國階級較低的男性娶階級較高的女性為妻被判是誘拐之罪,婚姻無效的原因,女子的身份決定了後代子孫的身份。
按照朝鮮的“從母法”,非王族或宗室的庶出子女要把父親、父親正室和嫡出兄弟姊妹視為主人侍奉。
若庶子的母親為賤民出身,那麼其在家中的地位等同於奴婢,連喊男主人“父親”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稱之為“大人”。
這在大明的人氏來看非常不可思議,大明更重視的是血脈,講究兄友弟恭,而不是因為身份的不同把兄弟們給硬生生的分開,不少有錢人更是娶了多房妾室來開枝散葉,繁衍後代。
相對於兩班貴族的嫡子,那些庶子們對參加武舉考試更有熱情,畢竟那些嫡子們可以憑藉著父輩的蔭萌直接進入官場為官,而他們則唯有自己奮鬥才能出人頭地。
李宏宇之所以在新組建的朝鮮軍團裡給兩班貴族子弟留一半的名額,自然是想要安撫朝鮮的那些兩班貴族。
雖然朝鮮王國有“從母法”,但庶子畢竟也是兩班貴族的血脈,足以代表朝鮮兩班貴族的利益。
臘月中旬,李宏宇和趙欣終於忙完了武舉考試的事情,把新招收來的武舉舉子們安置在了大明禁軍在漢城的軍營裡。
此次武舉恩科一共錄取了四百名舉子,兩班貴族子弟和平民子弟各兩百人。
別看這些武科舉子已經有了武舉的功名,但要想到新組建的朝鮮軍團任職那麼必須要透過培訓,合格者才能進入朝鮮軍團,失敗的人將無法任職。
武舉恩科過後李宏宇和趙欣總算能鬆一口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得多,將由李宏宇安排的教官對那些武科舉子們進行培訓,這麼些年來對新軍軍官的培訓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體系。
沒錯,李宏宇要按照新軍來打造朝鮮軍團,只有使得朝鮮軍團擁有足夠強的戰鬥力才能把後金擋在鴨綠江以西。
這天晚上,李宏宇在房間裡忙著制定那些武舉舉子的訓練計劃,由於朝鮮的情況與大明不同,所以訓練計劃要做適當的調整。
這件事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大明新軍的訓練計劃就是李宏宇制定的,別人無法向他考慮得那麼周全和細膩。
“李兄,吃完飯在忙吧。”
咯吱一聲,房門被人推開了,趙欣拎著一個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