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進來,把食盒裡的飯菜擺在桌上後笑著說道,李宏宇由於太忙沒有去吃晚飯。
“你來的正是時候,我確實有些餓了。”李宏宇聞言懶洋洋地伸了一個懶腰,走過去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啃了一口後笑著說道。
“先洗手。”趙欣微微一笑,給李宏宇端來了一盆熱水。
李宏宇順從地洗了手,然後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晚飯,趙欣微笑著坐在一旁,她喜歡看李宏宇大口吃飯的樣子,這些飯菜可都是她親手做的。
由於李宏宇這次來朝鮮沒有帶柔兒等人,因此到了朝鮮後一直是趙欣在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李宏宇也不客氣,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個待遇。
“李兄,我這段時間來對朝鮮王有了一定的瞭解,他好像是個有為的君王。”等李宏宇吃完飯,趙欣讓侍女端來茶水,遞給了李宏宇一杯後說道。
根據趙欣打探來的訊息,李琿自即位起就可謂勵精圖治,對內實行改革穩定民生,頒佈大同法免除沒有土地的人民向國家交納糧食,只有地主才必須向政府繳納糧食。
因此,在趙欣看來大同法是一項救濟貧民的革新法令,與民休息。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大同法的頒佈以及李琿的一系列改革觸動了朝鮮兩班貴族的利益。
這使得李琿為此承受了不少壓力,很少有君王能有這個魄力,即便是萬皇帝也在徵收遼餉的問題上選擇了向文官集團妥協,採用了南北均攤的政策。
“李琿是個不錯的君王但可惜生不逢時,他不僅想要革除朝鮮社會的弊端而且還想在咱們大明和建奴之間左右逢源,以至於現在不僅咱們大明看他不順眼,朝鮮的那些兩班們也都在想著如何對付他!”
李宏宇聞言微微一笑,他知道趙欣是為李琿感到惋惜,隨後感慨道,“朝鮮兩班貴族勢力龐大,李琿想要改變現狀談何容易!”
其實,李宏宇挺欣賞李琿,李琿能一路走到現在可謂非常不容易,經了許許多多的磨難和波折,能成為朝鮮王實屬不易。
由於李琿的父親,朝鮮宣祖的懿仁王后一直不育,故而世子的人選就在諸庶子中挑選。
本來,李琿的親哥哥、朝鮮宣祖的長子臨海君因為“立嫡立長”的規則最有可能成為世子,可惜其劣跡斑斑,聲名狼藉。
可即便如此世子的位子也輪不到身為次子的李琿,雖然李琿品行端正、作風儉樸,為人行事頗得人心,否則也不可能得到朝鮮臣子的擁護成為朝鮮王,但朝鮮宣祖最寵愛的是仁嬪金氏所生之子信城君。
故而朝鮮王國世子之位一直空懸,許多大臣請求冊立世子都被朝鮮宣祖拒絕,其認為現在立儲為時尚早,畢竟有可能以後誕生嫡子,屆時自然是立嫡子為世子。
恐怕朝鮮宣祖最想的是讓信城君成為世子,這一點兒倒跟萬皇帝非常相似。
不過,萬二十年爆發的壬辰倭亂改變了李琿的命運,倭軍登陸後一路勢如破竹臨近漢城。
眼看朝鮮八道淪陷在即,朝鮮宣祖與朝臣商議後決定將朝廷一分為二,也就是朝鮮王國的“分朝而治”。
一部分人跟著朝鮮宣祖渡鴨綠江逃往遼東,其他人則在李琿的帶領下奉宗廟社稷的神主留在朝鮮,李琿同時被立為王世子,權攝國事。
後來,進犯朝鮮的倭人被明軍擊敗,對李琿王位威脅最大的臨海君被倭人俘虜過,而信城君又病死,再加上李琿率領朝鮮軍民抗倭立下大功,故而經過此事後李琿的世子之位本應更加穩妥。
豈料一直對李琿關愛有加的懿仁王后病逝,繼任大妃的仁穆王后生下了嫡子永昌大君,再加上李琿的這個世子未經大明同意,這使得朝鮮宣祖想要改立永昌大君為世子。
這時,上天幫了李琿一把,就在朝鮮宣祖想要改立世子的時候病故,有傳言說支援李琿的官員扣下了朝鮮宣祖改立永昌大君為世子的聖旨,進而使得有著世子身份的李琿順利繼位。
李宏宇覺得,李琿之所以能成為朝鮮王除了運氣好遇上倭人侵略朝鮮外,剩下的事情都是其悉心經營的結果,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擱在平常的話李宏宇肯定想跟李琿這樣的人結交,不過現在牽涉到了家國利益,那麼他唯有以家國利益為重,或許這就是李琿的命運。(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二章 惱羞成怒
就在李宏宇感慨李琿時運不濟的時候,遼東,瀋陽城。
“你再說一遍,主上殿下殺了我全家?”一座氣派的宅院裡,一名中年男子伸手揪住一名前來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