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有所不知,這兩年陝甘地界不太平,我等是擔心太保的安全,故而派兵相送,別無他意。”古山聞言知道李宏宇誤會了,連忙躬身回道。
“不太平?”
李宏宇的眉頭頓時就是一皺,他這幾年不是在漠西就是在西域,故而對陝甘地界的情況並不瞭解,究竟這陝甘地面上有多“不太平”,竟然使得古山要用兩千騎兵護送他。
“太保有所不知,現在陝甘境內有造反的亂民一百餘股,多則數萬人,少則數百,太保乃國之重臣豈能以身犯險,故而還是穩妥點兒好。”
聽聞此言,古山猶豫了一下,苦笑著向李宏宇說道,說實話他真的不願意讓這種事情來掃李宏宇的興致。
“百餘股?”李宏宇聞言頓時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陝甘的局勢竟然到了如此惡劣的境地。
其實,早在天啟七年,陝西就已經有農民造反,由於當時遇上了饑荒,而官吏搜刮催徵不斷。
故而白水農民王二和種光道等人聚集災民數百在白水縣造反,進而揭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開始衝擊大明統治的根基。
由於參加造反的饑民很多,這使王二等人聲勢日大,轉戰渭北各地,攻城奪寨迅速壯大,不僅饑民連一些逃兵也紛紛加入起義隊伍,規模迅速擴充到了數千人。
王二的造反點燃了明末百姓造反的導火索,農民起義即成燎原之勢。
崇禎元年,陝北府谷農民王嘉胤集結一群饑民造反,王二即率隊北上與之匯合,隊伍擴充套件到五六千人,率眾南進駐軍於黃龍山,所經之處,殺貪官,破監牢,開糧倉,濟饑民,可謂風靡渭北。
同時,陝北的高迎祥在安塞,王左掛、飛山虎、大紅狼在宜川,王虎、黑煞神在洛川,王和尚在延川,王大梁在漢中南部,韓朝宰在甘肅慶陽,周大旺在武都也舉旗造反。
“太保大人,現在造反的亂民已經遍及陝西,連陝西都司和川北都受到了波及。”
見李宏宇神色震驚,古山苦笑著說道,“據卑職所知,許多衛所的軍士也因為生計等原因跟著那些亂民造反,實在是令人痛心呀!”
“竟有此事?”
李宏宇聞言眉頭不由得皺得更深,如果連衛所計程車兵都參加造反,那麼情況就很嚴重了,要知道那些士兵與百姓相比掌握著軍事技能,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更大。
“太保大人,現在世道紛亂,太保乃國之重臣,容不得出半點差錯,還望太保接受我等的這個安排。”古山微微頷首,然後向李宏宇一躬身說道,如果李宏宇出事的話誰也擔待不起。
“好,本太保準了。”李宏宇知道這是古山等人的一番好意,因此沒有再堅持,點頭答應了下來,以免他們提心吊膽。
聽聞此言,古山和趙海等人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有三千騎兵相送,陝甘地界上的任何一支造反的亂軍都不敢上前招惹,他們也就能睡個好覺了。
一路行來,李宏宇的心情越發沉重,沿途景色荒涼,村鎮蕭瑟,田地裡到處是荒廢的莊稼,令他暗自不停地搖著頭。
這跟他三年前出關時的景象完全不同,彷彿做夢一樣,看來陝甘的局勢真的已經到了一個嚴峻的地步。
路途中,李宏宇遇上好幾股亂民的隊伍,有的正在攻打城鎮,有的想要攔路搶劫,結果看見呼啦啦三千騎兵,頓時嚇得一鬨而散,這也怪不得古山和趙海等人要給他安排兩千騎兵護送了。
這一天上午,李宏宇一行進入陝西布政司鞏昌府的地界沒多久,被前方道路上的軍方關卡給攔了下來。
“奉三邊總督之命,徵調一切往來軍卒,你們現在被總督大人徵調了。”把守關卡的是一名百戶,手裡拿著一份蓋有大印的公文,神色嚴肅地向前去查問的禁軍千戶牛磊說道。
“大膽,你可知道這是誰的的隊伍?”
牛磊聞言心中不由得噌地躥出了一團怒火,瞪著那名百戶喝問道,不過一個小小的三邊總督而已,竟敢攔當朝太保的路,簡直就是笑話。
況且,禁軍是崇禎皇帝的御林軍,除了崇禎皇帝外無人能調動,三邊總督想要動用禁軍,這無疑是謀反之舉。
不過這也怪不得那名攔路的百戶,牛磊等人護送李宏宇到西域後就換上了明軍的軍服,李宏宇不可能單獨派人把他們的服飾再單獨運來,因此外人根本不知道這些身穿普通軍服的騎兵是朝廷的禁軍。
否則的話,就是給這個百戶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攔禁軍,很顯然禁軍已經超出了三邊總督的管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