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2 / 4)

小說:權馭大明 作者:花旗

“本官不管你們是什麼人,只要從這裡經過那就統統被徵調!”那名百戶身後可是說三邊總督,因此自然不甘示弱,瞪著牛磊說道。

牛磊在西域待了多年,說話已經有關西口音,故而那名百戶認為他是甘州那邊的兵,故而自然在三邊總督的節制。

需要指出的是,這名百戶的底氣不是白來的,三邊總督的權力極大,節制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陝西巡撫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九總兵。

換句話說,只要是陝甘地界上的文武官員以及軍隊,都歸三邊總督節制和管轄,權力甚大。

這也是那名百戶不怕牛磊所護送的官員原因,三邊總督可是陝甘地界最大的官了,對方遇見三邊總督只有倒黴的份兒。

“我家大人問你,三邊總督為何要徵調國王軍士?”

牛磊頓時被那名百戶傲慢的態度激怒了,他可是禁軍的千戶,連陝西行都司的古山見到他都稱呼一聲“兄弟”,根本就不怕什麼三邊總督,他正好開口斥責那名百戶,冷不防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

說話的是李宏宇身邊的一名護衛,李宏宇已經知道了對方是奉三邊總督的命令攔路徵調兵力,故而想知道其中的緣由。

見那名護衛開口,牛磊知道是李宏宇的意思,於是硬生生把到了嘴邊的話又給嚥了回去,神色憤怒地瞪著那名百戶。

“總督大人圍困亂民頭子王二於會寧縣,賊人勢大,故而總督大人為了將其剿滅特意徵調國王軍卒。”那名百戶聞言瞅了一眼那名護衛,開口答道。

“王二?”李宏宇聞言眼前不由得亮了一下,看來這是天意,先前還聽古山提起此人,沒想到這麼快就遇上了,他不由得有些好奇這個揭開明末起義帷幕的“首義之人”是何方神聖。

第八百六十三章 “首義”之人

會寧縣縣城。

此時,縣城已經被三萬官軍團團圍住,亂軍首領王二以及其手下兩萬餘人被困城內。

雖然官軍僅比王二的人多一萬,但王二的手下大多是百姓,因此豈是那些官軍的對手,故而被圍後顯得十分被動。

城外的官軍軍營裡,三邊總督楊鶴召集了手下的官員商議攻城的事宜,對城裡的王二是勢在必得。

王二可不是普通的亂民頭子,而是有著陝甘亂民“首義”之人頭銜的重要人物,是第一個舉事造反的人,自然要對其另眼相待。

楊鶴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原本在都察院擔任右都御史,此次掛兵部右侍郎西銜總督三邊。

楊鶴之所以呢個擔任三邊總督,是因為其素有清望,是一個品行非常好的官員,而且曾上疏指出大明盜賊之起是因為“饑荒之極,民不聊生”。

故而,楊鶴經過朝臣的推薦後被崇禎皇帝任命為“三邊總督”,上任後提出了“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

不得不說,楊賀的這一戰略是非常成功的,畢竟百姓們都想過安穩日子,誰也不願意過那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日子。

因此,在楊鶴的努力下招撫政策取得很大的成功,陝西境內的各部起義軍幾乎都接受招安。

可惜的是,朝廷財政有限,楊鶴的“撫”是有心無力,最起碼要讓那些接受招撫的百姓能吃上飽飯吧。

面對成千上萬的災民,楊賀手裡朝廷撥下的十萬帑金以及藩王捐助的五萬白銀、兩萬石糧食無疑杯水車薪。

故而,那些接受招撫的亂軍首領在得不到有效的救濟後再度造反,既然朝廷不給他們吃的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

這使得陝甘境內的造反事件此起彼伏,清剿的官軍是疲於應對,以至於有了如今這種局面。

現在,楊鶴把王二所部起義軍圍困在了會寧縣,他先是對其招撫,希望王二能歸順朝廷,可惜被王二拒絕,因此就唯有攻城一條路可走。

為了確保能把王二這股亂民徹底清剿,楊鶴於是簽發了命令,下令徵調過路的軍隊來此參戰,他可是三邊總督,自然有著這樣的權力。

“大人,咱們這次發財了,有路過的三千騎兵被徵調。”

就在楊鶴與眾人商議的時候,一名千戶興沖沖地進了帥帳,向楊賀一躬身後不無興奮地說道,“不知道這些騎兵是哪裡的,所騎的戰馬皆膘肥體壯,有他們參戰的話王二此次在劫難逃。”

“三千騎兵?”

聽聞此言,現場的官員不由得愕然對視了一眼,要知道他們也不過才有一千多騎兵而已,結果一下子就徵調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