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那些造反的百姓稱為“亂民”並不是沒有道理,由於組織鬆散故而時常隨心所欲地行事,燒殺劫掠的事情很平常。
“當前的匪情如何?”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後,李宏宇神色嚴肅地望著楊鶴問道,楊鶴身為剿匪的三邊總督,最清楚當前亂民的形勢。
說起來,陝甘現在的這種局面並非偶然,既有天災同時也有**。
原本,明朝末期天災不斷,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再加上明廷因為對遼東用兵而加收賦稅,最終導致了造反紛起的局面。
之所以陝甘的情況最為嚴重,是因為這裡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所以率先引起民變。
天啟年間還好,天啟皇帝增加了商業稅收,對江南之富庶之地增加了賦稅,並且減免了西北貧苦之地的稅賦,故而百姓們的日子還過得去。
可崇禎皇帝登基後,商稅不僅減少,而且對江南富庶之地的稅賦也減少,西北貧苦之地的稅賦卻增加,這一下百姓們哪裡還能活下去,不造反才怪。
李宏宇對這裡面的隱情是一清二楚,但他對此無能為力,東林黨再度崛起後全面否定了天啟朝時的政策,開始向西北之地增加稅賦以充實國庫。
對於這種情形李宏宇肯定吃反對態度,可他的反對又有什麼用,稅賦問題涉及到了大明官場和地方勢力,唯有皇帝親自出馬才能擺平。
天啟皇帝倒有這份魄力和決心,而且有魏忠賢這個幫手,可惜其英年早逝,魏忠賢也被崇禎皇帝給廢了,這個時候還有誰能改變這種局面?
事已至此,李宏宇唯有選擇當一個旁觀者,可不想成為朝堂上的眾矢之的。
“會太保,目前陝甘有大大小小的亂民一百多股,勢力較大的有王二、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