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士放心,我等肯定會去討杯酒喝。”隨後,毛文龍笑著向李宏宇說道,這一下他是徹底安了心,既然李宏宇已經介入了朝鮮事務那麼他以後還有什麼好擔憂的?(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六章 改朝換代
李宏宇在東江待了三天,毛文龍陪著他視察了東江鎮的轄區,雖然條件有些艱苦但百姓們卻顯得非常滿足,畢竟在亂世中尋找一處安身之地並不容易。
得知毛文龍陪著的那名文質彬彬的年輕官員就是當年在遼東大敗後金的遼東巡撫後,東江鎮的那些百姓不由得欣喜若狂,有李宏宇保護他們,他們還有什麼好怕的,打回遼東故土指日可待。
李宏宇雖然身居高位但卻絲毫沒有官架子,表現得非常和藹、親民,親自到百姓家中走訪,瞭解他們的疾苦,甚至在百姓家中留下吃飯,吃下了那些黝黑糙口的食物。
說實話,連毛文龍這種武將對那些食物都有些難以下嚥,可李宏宇卻像沒事兒的人一樣,這不由得令毛文龍等人倍感欽佩,百姓們更是恭敬有加。
當然了,李宏宇不可能在百姓家中白吃,事後會讓人送上一些糧食作為他們吃飯的費用,足夠一家五口吃上一個月,而且都是上好的糧食,絲毫也不會讓那些百姓吃虧。
“這位李大學士真的有那麼厲害嗎?看上去也就一個文弱書生而已,能在鐵嶺擊敗建奴十萬大軍?”
由於李宏宇實在是太過年輕了,故而有人對他在遼東的戰績感到懷疑,尤其是朝廷極力宣揚的鐵嶺大捷。
畢竟這年頭謊報戰功的事情多了去了,單單毛文龍一個東江總兵就敢報殺敵五萬,嚇走兩萬的戰報,更別提李宏宇這個遼東巡撫了。
“這可是千真萬確之事,我就是鐵嶺人,當年親眼看見李大學士率領的官軍俘虜了一萬多建奴,後來換回了數萬被俘虜的官軍。”
不過,這些質疑很快就被打破了,來自瀋陽、遼陽等地,尤其是鐵嶺的百姓可以證實鐵嶺大捷,因此給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
“俘虜了一萬多建奴?”
那些懷疑李宏宇的人被嚇了一跳,那些殺敵數容易造假,可俘虜數就難以從中做手腳了。
更何況遼東明軍後來還與後金互換了俘虜,用萬餘後金俘虜換回了兩三萬明軍戰俘,如果後金不是有不少人被大明俘虜的話豈會跟大明做這種明顯虧本的買賣。
“李大學士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來保我大明平安,有他在遼東何懼建奴?”
一名老者對此不由得感慨了一句,這也是東江鎮所有百姓的心聲,大家返回遼東家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李宏宇的身上。
李宏宇此次來東江鎮,除了鼓舞士氣外,安撫百姓也是一個重要的目的,這些背井離鄉的百姓在環境如此惡劣的情形下生活實在是令人感到可嘆。
在東江逗留了三天後,李宏宇一行啟程返回漢城,前來送行的人群擠滿了東江島碼頭,不少百姓忍不住黯然淚下,大家很顯然都不希望李宏宇離開,可李宏宇身為朝廷重臣豈能在這裡久留?
“李兄,我可真佩服你,竟然能吃下那些難以下嚥的餅子。”離開碼頭後,立在船頭甲板上的李宏宇和趙欣進了船艙,落座後趙欣忍不住說道。
對自幼就嬌生慣養的趙欣而言,吃東江鎮那些貧困百姓家飯菜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她實在是難以吃下那些飯菜,故而李宏宇讓她留在總兵府休息,否則她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只有知道百姓的疾苦,才能鞭策自己前行。”
李宏宇聞言微微一笑,然後無奈地嘆道,“唉,那些吃的東西已經是他們最好的了,是為了招待我才拿出來,真不知道平時他們的日子是怎麼過來的!”
“等剿滅了建奴他們就能返回家鄉,屆時就有好日子過了。”趙欣見李宏宇有些傷感,於是微笑著安慰道。
“希望這一天能早點兒到來。”李宏宇聞言笑了笑,神色則顯得有些落寞,他知道要想擊敗後金不容易,這將是一場漫長的戰爭。
天啟三年三月中旬,天啟皇帝御準李琿禪位的詔書抵達漢城,隨之而來的還有冊封李為朝鮮王的聖旨。
三月下旬,李琿的禪位儀式和李的登基大典同時舉行,漢城籠罩在了一派歡樂的氛圍中。
李宏宇和趙欣以大明使臣的身份參加了這場盛典,除了被天啟皇帝派來觀禮的禮部官員外,毛文龍和登萊巡撫袁可立也趕來道賀。
袁可立自然是受到了李宏宇的邀請,天啟皇帝也御準了此事,否則身為登萊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