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從母法”的廢除,朝鮮的科舉制度也發生了變化,兩班貴族子弟失去了往昔的特權,要想做官的話必須像大明一樣參加科舉。
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兩班貴族獨攬朝政的格局,給了朝鮮士子上進的希望,對推動社會發展大有裨益。
訊息一經傳出整個朝鮮士林歡欣鼓舞,不少人喜極而泣,他們看見了成為朝堂權貴的希望,以前那些高官重職都是兩班貴族的囊中之物,現在則給了他們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宏宇的“建議”下李決定使用大明的法典,這樣一來與大明的關係將更加密切。
李宏宇身為大明使臣,自然也要給李送上一份賀禮,他決定在仁川港和釜山港設立貿易市場,從水路與朝鮮貿易,這樣的話對朝鮮經濟會有極大的促進,每年使得朝鮮從中獲益匪淺。
本來,李宏宇想在朝鮮多待一段時間,畢竟朝鮮剛剛經了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朝堂上各派系的勢力尚未均衡,所面臨的事務可謂千頭萬緒。
另外李宏宇也不想過早地回京,天啟三年京察的結果三四月公佈,屆時京城官場必定一番血雨腥風,他還是避開為好。
可是,四月初,一件突如其來但又在預見之中的事情使得李宏宇留在朝鮮的願望化為了泡影。
這天下午,李宏宇和趙欣正在漢城的明軍軍營裡觀看那些透過武舉考核的朝鮮武舉的操練時,一名護衛急匆匆給他拿來了一封急件,說是京城送來的加急文書。
隱隱約約,李宏宇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種時候朝廷給他送來加急文書肯定是遼西出事了,要不然豈會給他發來急件?
果然,李宏宇開啟急件一看,嘴角頓時浮現出一絲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