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二十、蘇氏百分之二十五,馬自達百分之二十五,專案總投資11。5億,聯合在平陽投資一個整車生產基地,先從整車裝配開始,兩年之內達到年產五萬輛的水平,同時蘇氏宣佈在平陽建立一個總投資五億的汽車研發中心。
不管蘇氏是什麼姓質,在國內建立研發中心這件事還是很引人注目的,為此工業部還派來一個副部長,而相寧省這裡,省長和副省長都過來參加這個儀式,至於平陽市那更是傾全市之力,打造這個儀式。
簽約之後是奠基儀式,佔地2500畝一汽蘇氏馬自達汽車工業園就座落在蘇明工業園的左邊,蘇氏所有的專案用地加一塊,已經遠遠超過了平鋼的大小,鄭大光和工業部的那名副部長用了一天的時間,走馬觀花式地看完了蘇氏之後,禁不住嘖嘖稱奇,這麼一個在各個行來都屬於領先的巨型集團竟然沒有什麼名聲,而且控制人竟然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子,更讓人驚奇的還是這個龐大集團的成長竟然只費了兩年的時間。
對於隱居在幕後艹控著這一切的蘇明,他們兩個都非常驚歎有加,這麼年輕就這麼厲害,等他發展到象普通富豪的年齡四五十歲,那會有多大的規模,兩個人頓時收起了小視之心,不敢再在蘇明面前擺什麼官樣。
即使是這個汽車專案為蘇氏贏得了很大的關注度,但蘇明仍然沒曰沒夜的躲在地下,天天除了修練就是學習,無聊的時候則去看看經濟管理類和人力資源管理類的書籍。
這天蘇明沒事溜圈的時候,走到了自已製造出來的那個推進器前,這個時候阿達突然小心翼翼地問:“請問是否能將目標融合為輔助推進器?”
蘇明非常奇怪,自已帶著阿達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怎麼現在才詢問,而且還是阿達第一次主動提出需要融合什麼東西,蘇明毫無疑問地選擇了同意,然後蘇明又問他,需要幾個輔助推進器?阿達回答是四個。
蘇明只好安排下去,再生產幾個類似的東西,蘇明直屬下面有一個保密生產小組,不管機床也好,還是發動機也好,所有的核心元件都由這個小組生產,同時則隨時聽從蘇明的吩咐,為蘇明製造試驗品。
蘇明很想試試把這個推進器裝到汽車上之後會有什麼表現,可是手頭一直沒人,現在有人了,蘇明又把他們全部派到國外去了,還好現在專案開始召回來一部分,蘇明就召集過來幾個人,問他們怎麼把這款發動機裝到汽車上面。
看了看這款奇怪的發動機,再想到跟馬自達那邊合作,他們習慣姓地認為這是一臺轉子發動機,也沒有表示意外,由於普通的汽車需要大量修改傳動機構,就找了一輛馬自達原配轉子發動機的車子進行改造,由於結構基本相同,很快就把它填了進去,除了車子的引擎蓋蓋不嚴實之外,其它的問題都不存在。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蘇明為了不引起別人矚目,隱瞞了這是一臺用水的發動機,仍然象普通發動機那樣把油箱連到了上面,只不過蘇明偷偷地給油箱裡面加成了水,全部連線好了之後,蘇明準備偷偷地試驗一下這個車子。
蘇明找人把車子拖到一個空曠地帶,自已坐了進去,剛一發動車子踩下油門就感覺車子唰的一下飛了出去,不要奇怪確實是飛出去,飛了不遠又落到了地上,然後跟地面一接觸,又飛了起來,第三次的時候車子就受不了了,蘇明在車裡聽到全車都在咯吱咯吱響,嘭的一聲落在了地上,然後輪胎一齊爆響,車子猛地一下墜癱到地上,差點沒把蘇明摔個半死,車子也變形了,門也打不開了,車頂都壓在了蘇明的頭上,蘇明被卡在車裡一動也不能動,等蘇明用阿達把車頂分解開出來一看,發現就這麼幾秒的時間,車子已經跑出了好幾百米,不是在這裡癱了下來,就撞到了前面的牆上。
更讓人驚奇的是,蘇明僅僅只是將油門踩了三分之一的里程,就造成了這樣的後果,如果全踩下去,後果一定不堪設想,這果然不是發動機,這是推進器,發動機就是推進器,阿達還在旁邊做著解釋。
“阿達,你差點害死我知道不,你還給你身上裝了四個,你想用來幹什麼,飛到天上嗎?”蘇明想到阿達融合了四個這樣的推進器,還好自已習慣了阿達的手錶形態,忘了拿阿達試驗了,要不指點就飛天上了。
“輔助推進器只是為了解決能量不足和適應更多的環境,沒有反重力裝置,無法進行安全的飛行。”阿達仍然一板一眼地回答著蘇明,蘇明卻聽到一個新的詞彙反重力裝置,立刻問道:“能不能給我裝上這個反重力裝置?”
“許可權不夠。”每次說這句話的時候,阿達的聲音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