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銀子是什麼概念?今天的人們不用白銀直接作為交換的媒介,不太清楚這個問題。我舉幾個參照物來說明:

當時,一家中農的年收入為33-50兩之間;

東北金礦的護衛隊隊員年收入是36兩白銀;

寧波紡紗廠一個工人的年收入為13-兩白銀;

一個山東工人的工資為-60兩白銀。

這就充分說明北洋海軍官兵透過高薪制已超過了當時的中等收入家庭的水平。於是,才出現人們爭先恐後,挖門子盜洞、想方設法地要到北洋艦隊當兵的現象。

李鴻章想透過高薪制,吸引人才,打造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全面提高海軍的戰鬥力。願望是好的,但是結果呢?1895年2月12日早晨7點,隨著北洋艦隊提督,也就是北洋艦隊司令、北洋艦隊薪水最高的丁汝昌吞鴉片自殺而亡,沉重的身軀“撲通”一聲摔在地上,號稱世界第七、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蕩然無存了。

是武器裝備不好嗎?

在那個改變中國命運的甲午戰爭中,規模龐大的北洋艦隊有一流的裝備,它的艦艇幾乎都是世界造船工業最先進的國家生產的。而且,當時英國、德國等國家還沒有像現在限制對華軍火貿易,基本上是隻要你有錢,我就給你最好的艦船。俾斯麥曾指示德國伏爾鏗造船廠,一定要“卓越而準時的完成同中國的購艦貿易”。

至於待遇,北洋艦隊可以說是清政府武裝力量中最好的,甚至連清政府的最基本的武裝力量八旗兵都比不上他們。然而,最終這支海軍艦隊在戰爭中幾乎沒有擊沉一艘日軍艦艇就全軍覆沒。當北洋艦隊那面長方形的黃色飛龍旗飄落在威海衛時,歷史就已告訴後人:花錢是買不來一支戰鬥力強的軍隊的!

三、我的地盤我做主…性格決定命運(1)

(一) “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死了,上刑場時,老百姓卻拿大菜梆子往他臉上扔……

譚嗣同是慷慨就義的。但是菜市口斬“六君子”可不是像後來電影拍的那樣老百姓對之報以同情,而是拿大菜梆子往譚嗣同臉上扔啊,雞蛋是捨不得,大菜梆子有的是。恨死他了,改革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不像現在這麼容易,張口改革、開放,那個時候可是不行。開中國風氣的這幾個人真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容易,包括李鴻章。這得承受多大的壓力一步步走?曾國藩也是,但是他的“中庸之道”搞得好,鎮壓完太平軍之後他辭官不幹了,他想:弄不好什麼都沒有了。

曾國藩這個人他有幾個字啊,其中第三個字“早”,早點起來。第四個字“掃”,是掃地。他不能用別人給打水,他自己倒水,這就是夾著尾巴做人。我不讓別人找著破綻,明哲保身啊。他真是懂得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是後來大清國越來越衰敗了。後面說如果李鴻章自己能否獨支危局?不行。為什麼?因為國家的生命力不行了,國家生命力就是近幾年西方的一個國際政治理論,就是國家的生命力像一個曲線走一個S型,一開始發展很快。到後來慢慢的慢了下來。這是國家的生命力不行,國家的制度已經不行了。李鴻章難以力挽狂瀾,所以中日甲午戰爭又戰敗了。甲午戰爭1895年1月12號那是一個歷史的刻度。這個歷史的刻度標誌中國開始走向了封建帝制的盡頭。

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士大夫不幹了。公車上書嘛,要變法、自強、練兵、遷都。提出了這八個字。這不就是100年前戊戌變法嗎?

(二) “戊戌變法”康、梁、譚最大的失策就是直接挑戰西太后的核心利益,本來西太后開始是支援變法的。

“戊戌變法”的推動者也都是很有才華的人,還有那麼多的背景,他們最後決策的時候孤注一擲,寄全部希望於袁世凱身上確實是失策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出身都是秀才,他們沒有更多的政治經驗。戊戌變法我個人認為康、梁、譚這些人做了一個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挑戰當時統治集團的核心利益。西太后開始是支援變法的,如果西太后不支援變法能有那個6月18號的變法嗎?西太后是何許人也,她不是一個退休的老太太,她一直控制著政權呢。那個時候要是擁戴西太后做為變法的主將就好了。我說一個國家在崛起的時候一定不能挑戰當時那個霸權國的核心利益。如果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挑戰美國的核心利益,他馬上就打壓你,因為你的羽翼還沒有豐滿呢。第一個美國的核心利益就是美元的強勢地位。所以前幾年中國說如果臺灣獨立,中國將用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美國表態一旦臺海有戰事,美國將介入。作為對美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