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北洋嫡系,而是有部分老淮軍出身以及部分留日士官生出身的軍官。
由於這些軍官都是趙東雲親自招攬居多,而且找到大多是專業科班出身的炮兵軍官,所以從專業素質來說,也比其他部隊更強。
這說著話的時候,參演部隊的一群中低階軍官們也已經來到了觀演臺,趙東雲要照例接見他們進行訓話,為首的是現任炮隊第三營幫辦的陸錦,此人回國後先是去了測繪學堂當教習,後來被趙東雲招攬,成為第三協炮營初創時期的重要軍官,也是趙東雲親自招攬的第二名留日士官生,擔任炮隊第三營幫帶的他和劉廷貴一起編練了這個炮營,剛才炮營的演練指揮官就是他了。
此人年紀比趙東雲還小一歲,早年也是北洋武備學堂的學生,雖然早年沒有在北洋部隊任實職的經歷,但算得上是根正苗紅的北洋出身了,而他的北洋學堂出身也是他獲得趙東雲招攬的重要因素。
清末時期的留日士官生,基本是各省分別派遣的,一般學成回國後都是回原省任職,所以趙東雲想要招攬其他省份計程車官生難度比較大,除非該生在原省無法獲得職位或者不滿意另求出路,就跟士官生第一期騎科的華振基一樣,他就是在在原省無法獲得實缺,在京侯職的時候才投效了趙東雲。
此外他也和所有的北洋大佬們一樣,比較排斥那些革命黨,寧願用老實平庸之輩,也不願意用天才橫溢滿嘴革命的人,所以能夠留給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