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貴道:“大人放心,我部已經初訓數月,就等這火炮來了,現在火炮抵達後我部再有月餘來熟悉火炮效能,就能夠形成初步的戰鬥力!”
趙東雲點頭:“對你的能力,我還是比較放心的,不過現在東北局勢緊張,眼看著日俄就要打起來來,這個時候也有無數人看著我第三鎮,就等著我們出洋相呢!”
第三鎮所需的火炮,是去年下半年就從德國訂購了,而這一批火炮和先前第二鎮所用的火炮都是相同的,野炮都是克虜伯專門用於出口的1903型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山炮也是十四倍口徑的速射山炮。且這幾個型號火炮都是克虜伯廠大量出口的火炮,有著大量庫存,所以這一談妥合同支付了定金後,德國那邊立馬就開始裝船運過來了,所以才能夠短短几個月裡頭一次性購買了幾乎上百門火炮,幾乎把克虜伯廠的這幾款出口火炮的庫存給搬空了。
導致今年年初日‘本人前往德國緊急訂購克虜伯的該款火炮時,克虜伯原有的庫存都被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買了個乾淨,導致他們根本找不到庫存出貨,只能重新生產,這麼一來估計都能夠拖到明年甚至後年去了。
這一批火炮在一月份回國後,有一批被段祺瑞的第四鎮給拿了去,但是原本準備給第三鎮的幾十門火炮卻是被王英楷盯上了,說是要用第一鎮原有的日式架退炮來換這一批最先進的德式管退炮,此舉自然是遭到了趙東雲的嚴重反對。
為了這一批火炮,他甚至專門回了保定一趟找到了袁世凱府上,說錦州防線需要最先進的火炮,而第一鎮好端端的呆在後方,要那麼先進的火炮幹嘛。
一時間,王英楷和趙東雲因為這一批火炮矛盾頻出,甚至一度把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牽扯了進來。
第一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
王英楷和趙東雲的這一次火炮之爭,也算是趙東雲踏入北洋高層以來第一次和其他大佬發生爭端了,以往他都是坐視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的爭鬥,今天他卻是不得不親自上陣和王英楷打擂臺。
這一次的爭奪雖然在外人看來並沒有什麼,而且過程也比較短暫,但是依舊讓趙東雲深深為之警惕,也算是體驗了一會之前段祺瑞和王英楷爭鬥時的激烈。
這稍微一不小心,可就是會吃大虧的,如果不會趙東雲反應及時,甚至緊急從錦州飛奔回保定面見袁世凱的話,說不準這批德制新式管退炮就會被王英楷給奪了過去,最後自己只能拿幾十門老舊落後的日式架退炮回錦州。
在趙東雲的力爭之下,袁世凱最後按照原來計劃,把這一批火炮全數給了第三鎮,而趙東雲生怕再出什麼意外,更是親自押送這一批火炮上了火車回錦州。
而等趙東雲走了後,王英楷並沒有什麼失望的神情,相反他心情還不錯,這一次和第三鎮爭奪新炮只是臨時起意而已,贏了能夠手下的架退炮換成管退炮固然是好事,但是爭奪失敗了也不損失什麼。
他更在乎的是這一次的爭奪中他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從始至終段祺瑞都沒有為趙東雲說話,坐視趙東雲和王英楷苦鬥。
“現在看來,那趙子楊怕是已經和段芝泉徹底決裂了!”王英楷對馮國璋道。
近期來和王英楷走的比較近的馮國璋則是道:“去年我們把趙子楊推上第三混成協的位置,要是他們兩個人沒生間隙誰信啊!”
“而且去年年末第三鎮爭奪裡頭,大家都沒把握越過趙東雲掌控第三鎮,這一來二去就推動了趙東雲坐上第三鎮統制之位,同為一鎮統制,縱然那趙東雲資歷淺了些,但是他怎麼可能甘願位居段祺瑞之下!”王英楷繼續道:“有了這麼一筆,這段趙聯盟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馮國璋卻是道:“只是可惜了第三鎮,如此兵強馬壯的第三鎮交到趙東雲這個年輕人手裡,還是很難讓人放心啊!”
王英楷看了馮國璋一眼,隱約間卻是露出鄙視的眼神:哼,不自量力,現在都還念念不忘第三鎮統制之位,他也不想想是誰練出來兵強馬壯的第三鎮。還真以為趙東雲年輕人資歷淺就可以拉下來了,說起裁汰舊軍練新軍的本事,十個你馮國璋也比不上人家一個趙東雲啊,要不然老頭子怎麼可能會讓趙東雲坐上第三鎮統制的位置。
王英楷雖然一直把趙東雲當成了敵人,但是王英楷卻是和趙東雲的接觸比較多,也算是比較瞭解趙東雲的人之一了,要不然他怎麼會費盡心思拆散趙東雲和段祺瑞的聯盟。
因為段祺瑞的龐大威望以及影響力加上趙東雲編練新軍的能力,那幾乎是可以橫掃北洋一切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