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楷臉色數變之後,這才道:“子楊你不從唐山撤軍也可以,不過在關內駐紮的兵力不得超過一個協,其餘兵力必須盡數撤回關外!”
這個提議在王英楷看來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但是在趙東雲看來這種條件依舊是很難接受的!
不過如今這個時局,做意氣之爭也沒有必要,只要能夠保住唐山,那麼駐紮一個協就一個協,到時候自己在山海關部署重兵,一旦唐山有變。自己的部隊在京奉鐵路的支撐下就能夠迅速增援唐山。
這種戰略部署對於想要進攻京師興許是不行了,但是作為防守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即他就是點了點頭:“那就一個混成協!”
這種談判他可不想讓外人玩什麼文字遊戲,一個協和一個混成協是有著極大差別的,一個混成協才能夠獨立作戰,而一個步兵協可沒這能力!
王英楷也是及時加上了自己的限制條件:“兵力不得超過五千!這兵力不管是巡警還是在正規部隊,都算在其中!”
趙東雲點頭表示了同意!
王英楷此時心裡頭還是有些不服氣的,這沒了唐山等地盤,對他的直隸實力影響還是有一些的,不過要想讓趙東雲退出唐山除非是發動一場戰爭,而且還得打贏趙東雲,不然的話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了。
現在能夠讓趙東雲縮減駐軍數量已經是他做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如果唐山只有五千兵力的話,那麼王英楷也就不用提心吊膽防著趙東雲的大軍隨時從唐山揮軍進軍京師了。
說完了這些後,王英楷又是開口道:“如今我們既然要創共和體制,這軍制也要改一改了,聽說南邊已經是重新整頓安排番號了,我們這邊也不能和以前那樣,得有統一番號才好讓國人知道,我北洋任舊是一個整體。”
這統一番號的事也無傷大雅,所以趙東雲等人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的,當即王英楷就是道:“以前的各種番號先不用了,統一改成‘中央陸軍’而稱呼上也不能沿用前清的鎮、協,可效仿泰西諸國,變更為師、旅、團等。
軍銜也如此,把前清之上等第一級改為上‘將,中等第二級改為中校,下等第三級改為少尉,士官和士兵照舊不變。其他各等級依次推論,至於軍銜標示,我看子楊你前頭弄出來的就不錯,我看可以直接推廣全軍所用!”
找東雲聽罷呵呵一笑,他這王英楷倒是不顧小節,這番號和軍銜的稱呼還算正常,但是軍銜標誌竟然直接採用自己的奉天標誌,這要是放在後世就算侵權!
“如今我們手底下的幾個師裡,也不用多改,我手底下的第一鎮改為第一師、吳鳳嶺的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子楊你的第三鎮改為第三師、芝泉你的第四鎮改為第四師、張懷芝那邊的第五鎮改為第五師、聘卿你的第六鎮改為第六師、然後第七鎮殘部改為第七師。然後王汝賢的第二十九混成協改為第八師、子楊你手底下的奉天兩個鎮也改為第九師和第十師、那個騎兵協就改為第一騎兵旅。
至於大傢伙手底下的幾個混成協,也是統一安排,我手底下的常備軍第一混成協改為陸軍第一混成旅、芝泉你手下的混成協改為第二混成旅,再有馬玉昆將軍的武衛左軍也要改為第三混成協、子楊你手底下的兩個混成協也改為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
薑桂題的江防軍如今已經退往山東,也可以給他一個第六混成協的番號!”
這些番號的改變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就是稱呼上改變一些,王英楷總不會因為統一了番號就能指揮得動其他部隊了,更加不會因為給了你一箇中央陸軍的番號,然後就要出錢幫你養軍了。
說白了,這些都是面子功夫!
那所以大家都是笑呵呵的接受了!
而這麼統一番號了後,就會發現北洋嫡系和旁系部隊加起來實在不少,師級部隊就有十個,混成協六個、騎兵旅一個
這些部隊裡實力相差也比較大,比如整編後的王汝賢第八師,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空架子而已,兵力連四千都不到,給他一個師級部隊的番號,是因為王汝賢掌控河南,這擴軍是肯定的,而王英楷為了進一步拉攏王汝賢,這給一個師的番號也算正常。
又比如馬玉昆和薑桂題這兩個北洋旁系,他們雖然已經表示效忠北洋共和政府,但他們依舊是半獨立的性質,手下部隊也都是舊軍,不能夠和其他北洋諸將手下的部隊相提並論的。
而如今北洋的真正戰力,還是袁世凱時代組建的老部隊,也就是第一師到第六師,至於第七師已經被打殘,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