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一樣直接下令部隊直接發起反衝鋒。
對面的第七旅既然主動衝上來,那麼就讓他們先嚐嘗奉軍的大殺器‘迫擊炮’的滋味。
第三師雖然是輕裝急行軍,沒有辦法把炮兵團和輜重團也帶上,但是各步兵團的八十和六十毫米迫擊炮以及輕重機槍卻是都帶上了的,可不是說只帶了區區步‘槍而已。
各步兵團的迫擊炮和那些重機槍雖然重量不算輕,但是八十毫米迫擊炮全重不過百來公斤,而且還是分屬三大件由戰馬馱著行軍,緊急時候甚至還能讓步兵直接扛著走。
而重機槍雖然也不輕,但也不過數十公斤,不管是用馬匹馱運還是直接士兵扛著走,問題都不大,而且奉軍第三師裝備的重機槍都是早期從德國進口的,其中有一部分的機槍架是俄式的重機槍防盾,這種俄式的重機槍防盾可是有兩個小輪子的,完全可以用馬匹直接拖著走。
至於六十毫米迫擊炮和輕機槍,那就更輕了,基本上都是迫擊炮的炮手和機槍手自己隨身攜帶。
當然了,輕裝急行軍之下,這些重量較輕的支援武器雖然也能帶,但是隨軍攜帶的彈藥就少很多,尤其是迫擊‘炮彈,這玩意可不輕,一個尋常的迫擊炮組根本就帶不了多少,平常作戰的時候奉軍都是有專門的輜重部隊攜帶更多的炮彈,戰事發放給部隊使用,而現在嘛,自然是沒有這些後備彈藥可以補充了,打完就沒有了。
隨著奉軍的迫擊炮先後開火,皖軍衝鋒的路上瞬間了是掀起了眾多的爆炸煙塵,緊接著奉軍的輕重機槍也是齊齊開火。
第六旅雖然沒有玩過大規模的防禦戰,相對於他們出色的迂迴進攻戰術而言,防禦戰的確算得上一般,但是在奉軍乃至國內軍閥部隊裡頭,水平也算得上是上流了,至少不會比奉軍其他部隊差到那裡去。
這頭一次玩防禦戰,雖然剛開始打的有些縮手縮腳,連線丟失了好幾個小山頭,但是卻總算擋住了唐天喜第七旅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唐天喜的第七旅發起進攻的時候,第六旅的一個營已經是開始繞行,準備給第七旅來一記迂迴進攻。
一時間裡,第三師和第四師的戰場上,尤其是第六旅和第七旅的戰線上爆炸聲和槍聲起伏不平,雖然雙方都沒有投入什麼身管火炮,但是戰鬥的激烈程度卻是遠超了以往任何一次奉皖兩軍的戰鬥。
第三百五十章 冬園會
京師居仁堂。
這棟建築已經成為了最近幾年來中國最為著名建築,之所以聞名海內外倒是因為這棟建築是國內當代極為少見的西式建築,而是因為它的獨特政治含義。
前清覆滅前的那幾年裡,當時這棟建築名為儀鸞殿,慈禧就在這裡常住甚至處理政務,接待外國公使女眷等,去年共和后王英楷毫不客氣的把前清皇族一股腦的趕出了紫禁城軟禁了起來,偌大的紫禁城被改為博物館,然而他卻是佔據了一牆之隔的西海皇家園林作為總統府所在,同時也是作為家眷居住地,並把儀鸞殿改名為居仁堂作為日常辦公所用。
王英楷下野,趙東雲就任總統後自然也是接受了這一大片的皇家園林,並把自己的辦公室設立在居仁堂。
雖然當代的北方共和政府的總統府是包括西海的整片園林建築,其中就包括居仁堂,然而現在人們說起北方政治中心的時候,並不是說什麼總統府,而是以居仁堂代指。
所以當代的居仁堂在狹義上只是一棟建築,但是廣義上卻是代指北方政治中心,其意義大體上和英國的唐寧街十號以及後世的中‘南海的政治含義極為類似。
居仁堂不僅僅是趙東雲的辦公室所在,同時也是秘書處的辦公場所,尤其是那四名一等秘書的辦公室實際上也是設立在居仁堂,不過雖然秘書處人數臨近破百後,諸多下屬科室已經逐漸搬到居仁堂旁邊的幾棟建築,旁邊的數棟建築還設立有稽查處、武官處的辦公機構以及總統衛隊的數百名官兵營房。
和當代中國的大部分政治建築格局有些相當,西海的前半部分都是辦公場所,包括居仁堂等建築,而後方的部分園林建築則是作為了趙東雲家人的私宅。
此時西海後小片園林空地上,諸多身穿正裝禮服的人們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各自端著美酒圍成諸多小圈子交談著。
這粗略看上去人數有近百之多,男的有身穿西式燕尾禮服,有的身穿傳統馬褂長袍,有的則是身穿著將官禮服。女的則是更要花枝招展一些,有的穿著傳統的大襟,有的穿著復古風的晚明風格的長裙,而有的穿著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