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鞫�缶退閌俏�瓿閃恕�
隨後中華銀行開始發行新紙‘幣和銀元,新銀行並沒有奉造二字,而是印刻著趙東雲頭像,刻有中華銀行發行等字樣的銀幣,新版的紙‘幣同樣印有中華銀行等字樣,如此也算是正式結束了奉圓時代。
而隨著共和政府的新銀幣和新紙‘幣發行,財政部同時推出了‘廢兩改圓’宣佈以後的官方貨幣單位為‘圓’不是原來的‘兩’。
新銀幣和新紙‘幣的發行總體來說影響不算大,因為之前已經有著奉圓作為鋪墊,而清末時期基本上各種型別的銀元已經是大行其道,人們已經習慣使用銅元、銀元。而紙‘幣方面基本是使用即時兌換政策,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隨時到銀行用紙‘幣兌換銀幣,雖然這造成了紙‘幣發行規模縮小,但是相對的也穩定了紙‘幣的信用,只要人們知道他們可以隨時用紙‘幣兌換銀幣後,那麼他們就不會天天跑去兌換銀幣,繼而持有紙‘幣,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完成紙‘幣化。
相對於紙‘幣的發行,愛國債券的發行引起的轟動更大,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政府方面進行了大規模宣傳,把購買愛國債券的行為上升到了愛不愛國的地步。
就跟後世裡在QQ群裡某些資訊說你不轉就不是中國人一樣,政府在報紙上的宣傳也是你不買愛國債券就不是中國人了……
這種宣傳導致了大量普通民眾,尤其是那些受過新式教育的年輕人踴躍購買,甚至不少學生走上街頭為愛國債券進行宣傳。
再加上首批發行的愛國債券都是短期債券,有半年期、一年期、三年期不等,而且利息定的比較高,於是乎吸引了很多投機商來購買,畢竟人們就算認為趙東雲就算以後會倒臺,但是支撐個一年半載應該沒有問題,而到時候債券都已經拿回本息了。
購買債券的主力其實並不是普通民眾,而是各類錢莊、銀行等金融機構,他們手裡頭有著大量儲戶的資金,而這些資金他們都是要投資出去賺取利息的,要不然這些銀行怎麼賺錢啊。
洪旭維和諸多北方資本家合營的鼎盛銀行作為近幾年來北方最大的一傢俬營銀行,掌控者大量儲戶資金的他們一次性就是購入了三百萬之巨的一年期愛國債券,隨後營口、天津葫蘆島等地的數十家中小私營銀行或購入數萬、數十萬,這加起來也購入了六百萬之巨。
不僅僅有北方資本購入,甚至連南方,尤其是上海的那些資本家也是聞風而動,多家錢莊、銀行都是或多或少購入了不少愛國債券。其中就有一家比較特殊的銀行,那就是福元公司和賈秉雲家族合辦的福隆銀行,該銀行也是立足上海周邊地區,資本說不上多但是也購入了二十萬的愛國債券。
甚至就連外資銀行也是購入了一部分,雖然不多但是也有百來萬。
以上的這些金融機構購入的愛國債券就是達到了一千二百多萬,此外由普通民眾購入的小額愛國債券也是有四百多萬。
這一次中華銀行代‘銷的愛國債券發行可以說超出了周學熙的預料之外的,前幾次蘇系在東三省由奉天銀行代‘銷的數種債券發行總額也不過六百多萬而已,而現在已經是超過了之前發行數額的兩倍之多,而隨著債券的持續發行,務必還能夠籌集到更多的資金,這就能夠極大的緩解目前蘇系極大的財政壓力,至少未來幾個月內不用擔心發不出軍餉了。
造成愛國債券銷售比較成功的除了愛國宣傳外,也和這批債券期限比較短的同時,利息比較高有關,很多人尤其是各類金融機構購入愛國債券的目的只是單純的為了做一筆短期投資而已。
愛國債券的成功發行,趙東雲是高興的,但是負責此事的周學熙卻是看著發行越來越多的愛國債券,心中的擔心也是越來越濃,這一批愛國債券最早的那批半年後就得到期,到時候財政部拿什麼支付?
除非天上掉下來幾千萬圓來,不然的話明年的時候財政情況一樣不容樂觀!
趙東雲和周學熙等人在後方為了籌集資金奔走的時候,苦苦支撐著中央政府這個架子和前線戰事的時候,前線的奉軍將士們卻是感受不到後方文官集團的壓力。
因為這些打仗的將領們沒大炮沒炮彈了就向後方的軍械部和軍需部要,而統帥部那邊沒錢了就找趙東雲和周學熙,後頭財政體系的官員們怎麼籌錢他們可不關心。
八月底奉軍孟恩遠率領的第一軍攻克河南安陽,隨後大舉進入河南境內,隨後短短半月內先後攻克豫北諸多府縣,然後一路殺到了黃河北岸,兵鋒直抵河南省首府鄭州。
王汝賢的一敗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