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規模的戰事影響不大,所以在今天的會議上也只是略微提了一提,然後就是沒有了下文。
接下來主要說的還是軍械部、軍需部的事情,尤其是後勤運輸這事可是深受趙東雲的重視,如今自己的將近十萬大軍即將雲集蘇北一線,他可不希望到時候這些部隊沒有炮彈和子彈用。
“如今我軍的後勤運輸主要依靠京奉鐵路、京漢鐵路,京漢大運河,其中在河南作戰的部隊主要依賴京漢鐵路的鐵路補給,而在山東以及後期在蘇北、安徽境內作戰部隊所需要的補給將會依賴於京漢大運河。”
軍需部的洪浦濤道:“為了利用大運河向山東等方向的部隊運輸補給,我們特地成立了內河運輸局,於各地設立了八個內河運輸營。不過大運河自從漕糧該海運後,已經是多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修理,很多地方的通航能力不足,如今也就導致了我軍的後勤南運過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為此我軍需部特地在通航能力不足的運河段設立了多個陸地運輸營。”
沒有鐵路的情況下,奉軍的軍械彈藥等補給從唐山兵工廠出發,經過京奉鐵路後運輸到天津一帶,然後裝入運河船隻南下,受限於運河通航能力有限,所以遇到無法通航的時候船隻停下,組織人員把彈藥搬上岸,然後從陸地上運輸一段距離,然後再轉運到內河船隻上,如此經過多道轉運後,才能夠把彈藥送到前線的奉軍手上。
“基於運河運輸的極大‘麻煩,軍需部已經和海軍部的同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提出了海運的建議!”洪浦濤說的時候,趙東雲仔細聽著,然後適時開口問道:“哦,說一說,怎麼海運!”
洪浦濤當即道:“根據我軍目前的進展以及後續的作戰計劃,未來是要在徐州等蘇北地區和敵人展開戰鬥,如果我們能夠控制蘇北地區的某一個沿海港口的話,那麼我們的補給就能直接用船隻運輸到該港口,靠近補給!”
此時海軍處的程璧光也道:“目前我們海軍實力雖然薄弱,但是無外國兵輪干涉的情況下,海軍是絕對可以保障海運安全的!”
程璧光之所以對海軍安全打包票,裡頭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想要擴大海軍的影響力,目前海軍在北方共和國的權力體系裡存在感非常薄弱,由於南方的段祺瑞和南方聯邦都沒有什麼像樣的海上力量,所以自然也就讓蘇系的高層對海軍不甚重視,前頭雖然說了什麼海軍重建的事情,甚至還打算派出考察團去歐美。
但是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如今的蘇系是拿不出什麼錢來發展海軍的。
海軍那群人自然是不甘心的,這弄一個海上運輸補給的計劃就是他們的主張,為的就是彰顯海軍作用。
此時洪浦濤又道:“如果我們的前線部隊能夠拿下海州(今連雲港)的話,那麼我們的補給船隻就能夠在這裡卸貨,而此地距離宿遷不過一百二十公里左右,距離徐州不過一百六十公里左右,距離清江浦更是不足百里。如果有海州作為我軍南下作戰的重要補給轉運點,那麼將會極大的扭轉我軍在蘇北作戰時後勤補給上的麻煩。”
趙東雲聽洪浦濤這麼說,覺得還是有點意思的,不過他也不好直接決定,而是轉頭問石陽林:“如今海州那邊的情況如何,我軍能否拿下來?”
石陽林道:“海州雖然有一定的敵軍部署,不過數量不多,我軍有足夠的餘力能夠拿下來!”
這後勤補給採用海運,其實還是當初石陽林提起來的,當初作戰處籌劃蘇北戰役的時候,就是考慮過後續補給運輸困難,作戰處的人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就是提出了各種紙面建議,這採用海運只是其中之一,還有著直接修建一條臨時軍用鐵路的計劃呢。
見著這些下屬們都是支援用海運運輸補給,趙東雲心裡頭也是知道他們在私底下的場合裡應該是交流過的了,不然的話也不會在今天拿出來說,所以他就是點了點頭:“既然大家認為可以的話,那麼就確定下來,後續作戰處制定相關的作戰計劃,拿下海州等沿海港口,開闢海運補給中轉站,另外參謀部交通處和軍需部做好協調,準備好海運的船隻,海軍處方面要準備好未來的護航工作。”
海運補給的事告一段落了,但是這會議卻是還在繼續,後頭他們商討的卻是第一軍和第二軍的配合作戰上來了,隨著第一軍主力越過河南商丘後,已經距離徐州不足五十公里。
而第二軍在山東逐步南下後,目前主力也已經抵達兗州嶧縣,距離徐州也不過五十多公里而已,而隨著奉軍主力雲集徐州,那麼這麼大規模的作戰相互之間的配合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