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1 / 4)

小說:北洋梟雄 作者:垃圾王

把兩個混成協擴編為兩個鎮,而且還是同時進行,這所需的費用幾乎是上千萬級別的!這對於1904年到1905年財政收入不過兩百萬兩的奉天而言幾乎就是難比登天的任務,然而趙東雲可不會管趙東平是怎麼解決財政問題的,他只要錢!

趙東平非常清楚自家堂兄的脾氣,給你任務是信任你,如果你辦不了那麼趙東雲就會毫不猶豫的換另外一個可以辦成的人上位,趙東平之所以一直得到趙東雲的重用,也是因為他之前一直都妥善處理了第三鎮的財政問題。

然而如果在如今的奉天財政困局上沒有建樹的話,趙東平知道自己距離被拋棄也就不遠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千四百萬

為了解決1906年度的奉天財政支出,在過去半年裡趙東平可謂是絞盡了腦汁,進行稅務改革的同時,也是大力發展奉天官銀號,同時還在造銀元、銅元賺取利潤。

比如眼見葫蘆島工業區那邊澎湃發展,但是卻無法在當地各大企業身上收取營業稅,趙東雲可是眼紅的很,後來悄悄的打了擦邊球準備在葫蘆島工業區裡對各企業收取所謂的‘巡警費’,然而還沒頒佈呢就是遭到了葫蘆島工業區等一眾高官的集體反對,聲稱此舉將會違反去年制定的免稅政策,讓各大商家新生恐懼,阻礙工業區的進一步發展。

後來鬧到趙東雲那邊去了,趙東雲定下了‘堅持免稅政策十年不動搖’基調後,趙東平被迫放棄了向各大企業徵收商稅的打算,然後把目光瞄到了依附工業區生存的其他第三產業上,也就是金融、貿易以及生活類服務產業等等,對於這些第三產業趙東平絲毫沒有手軟,課以重稅,短短半年多時間竟然讓他從葫蘆島工業區以及周邊地區老區了兩百多萬的各類稅收。

再加上趙東平又在其他行業、地方採取普遍的加稅政策,營口那邊的商家更甚,那些以往只繳納一丁點稅收就可以做生意的商家們一個個都哭訴著:今年稅賦數倍於往年!

所以在當今奉天工商行業裡,如果趙鄂、熊希齡這兩個人乃是商人們恭維、佩服以及支援的物件,那麼趙東平毫無疑問就是他們恨不得生吞了的物件。

趙東平可不管普通商人怎麼看他,身為一個負責徵稅的官員,被治下商人百姓喜愛的就不是一個好稅務官員,被商人們憎恨才是事業成功的標誌!

如果不是被那麼多人恨上,趙東平怎麼可能解決奉天的財政困局?

“去年裡我們的田畝稅為一百五十萬兩,包含葫蘆島工業區在內,各地商鋪、企業之營業商稅為四百六十萬兩,其中葫蘆島工業區內商稅佔據了半數,達到了兩百一十萬之巨。”趙東平說這話的時候,都是嘴角展露了微笑,為了收上這四百六十萬兩銀子,他可是被無數商人指著脊樑骨再罵啊!

但是上頭的趙東雲聽罷後對這個數字卻是略有不滿,田畝稅還好,一百五十萬雖然略低了些,但是考慮到遼東地區依舊保守戰火摧殘,所以比往年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營業商稅卻是過低了。

去年稅務改革的時候,趙東雲指示財政總局把各種亂七八糟的商稅合併為營業商稅,簡單說就是根據企業營業額收取稅費,同時廢除各種亂七八糟的陋規。本來趙東雲預計能夠從這個營業稅裡頭獲得五百多萬兩銀子的,但是沒想到還是略微低了些,只有四百多萬而已。

不過他並沒有插口,而是繼續聽趙東平道:“從各地厘金關卡收取厘金六十八萬兩!”

厘金素來為地方督撫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不過趙東雲的稅制改革中,裁撤了大量省內厘金關卡,同時在進出省內外的交通要道設立新的厘金關卡,並對進出省境的貨物收取厘金,因此這個厘金算得上是一種地方的關稅,同時也具有地方保護貿易的意思在裡頭,和厘金類似的還有關稅。

不過清末關稅有些特殊,由於中國海關是自稱體系,並聘請洋人管理,而且海關稅銀肩負賠償庚子賠款,所以執行的比較嚴格,同時清廷自身也沒有多大插手的能力,比如營口海關那邊趙東雲就沒辦法插手,當地海關收取稅收後,在拿出一定比例的稅額支付庚子賠款後,多餘部分由海關直接交給朝廷戶部,所以當地督撫哪怕是袁世凱這樣的強人,也得用各種藉口才好插手海關,可不能直接拿走海關稅銀。

趙東雲當初奏請開辦葫蘆島工業區的時候,說葫蘆島工業區不同尋常商埠,乃專為辦工業之所,前期籌建所費甚多,為償付建設費用,可酌情截留葫蘆島海關稅留作建設經費。

朝廷那邊考慮到葫蘆島工業區建設費用達百萬兩之巨,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